多学科联动 筑牢母婴安全防线——2025年一季度产科急救演练纪实
发布时间:2025-04-30 08:58: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为进一步提升产科及相关科室对高危孕产妇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强化多学科协作,切实保障母婴安全,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于 4月29日开展了一季度产科急救演练。此次演练模拟真实临床场景,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血库、手术室、护理团队等多科室医护人员参与其中,上演了一场紧张有序的生命救援行动。
演练以模拟孕妇“李某某”紧急入院拉开序幕。30岁的“李某某”有着试管婴儿妊娠史、子宫腺肌症及子宫纵隔术后史,孕期多次因先兆早产住院。此次因下腹胀痛伴阴道多量流血1小时,在家属搀扶下抵达产科门诊。产科门诊护士迅速反应,快速测量其生命体征,发现血压低至 90/57mmHg、心率偏快达 115次/分,立即通知产科医生。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后,初步判断为先兆早产伴产前出血,随即安排将孕妇转运至病房,途中呼叫上级医生及相关科室会诊,整个过程严格遵循规范流程,争分夺秒。
在病情评估与决策环节,产科医生结合超声检查,高度怀疑胎盘边缘血窦破裂,同时不排除胎盘早剥的可能。随着孕妇出血增多、血压持续下降,医生果断告病危,迅速上报母婴安全管理办公室,启动院内二级抢救预案,并决定实施紧急剖宫产。这一系列操作充分展现了医生对病情准确及时的评估与判断能力。
术前准备与多学科协作阶段,各科室迅速响应。护士第一时间建立静脉通道,采集血样送检,并通知手术室做好准备;麻醉科医生到场评估后,迅速制定麻醉方案;血库接到通知,立即准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新生儿科医生也及时赶到手术室,为新生儿抢救做好准备。各科室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确保术前准备工作高效完成。
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孕妇被顺利送入手术室,麻醉成功后手术即刻开始。术中发现胎盘下缘有凝血块,子宫下段后壁出血,医生立即给予宫缩剂加强宫缩,有效控制出血。17:08分,以臀位牵引娩出一男活婴,但新生儿出现重度窒息情况。这一突发状况考验着医护团队的应变能力和协作水平。
新生儿抢救刻不容缓。新生儿科医生迅速对新生儿展开复苏,清理呼吸道、正压通气、胸外按压等操作一气呵成。经过紧张救治,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2分,5分钟评分提升至8分,10分钟评分保持8分,随后被安全转运至新生儿科病房进一步观察治疗。
产妇术后被送至产科病房,护理团队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定期巡查,全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此次演练成立了专业评估小组,全程现场观察并记录演练过程。演练结束后,组织参与人员进行深入讨论总结,通过填写评估表格,从紧急剖宫产流程、各科室响应时间、病情判断准确性、治疗措施及时性与有效性、团队协作流畅度、沟通效率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此次产科急救演练,不仅检验了医院在高危孕产妇急救方面的应急预案和流程,更充分展现了多学科协作的强大力量。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医护人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进一步提升了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为保障母婴安全筑牢了坚实防线。未来,该院将持续优化急救流程,加强多学科协作,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广大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王永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