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昌:创新构建军地协同“双拥链”

发布时间:2025-04-30 19:54:4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走进江西省瑞昌市双拥主题公园,99A式坦克的雄伟模型与非遗剪纸文化元素相映成趣,形成一道独特风景线,这是瑞昌市军地协同共创社会化拥军体系的生动体现。近年来,该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实施“五维联动”工作法,打造了贯穿征兵、服役、退役全周期的双拥服务链,探索出一条军地协同发展新路径。

三级服务网筑牢坚实“迷彩防线”

“多亏了身边的退役军人志愿者,他们及时帮忙疏通下水道,解决了大家的燃眉之急!”赛湖街道东方社区王大爷指着家门口的退役军人服务标识牌感慨地说。王大爷口中说的退役军人志愿者来自“新长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由瑞昌市武装部和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组建,在该市21个乡(镇、场、街道、风景名胜区)建立了198个服务站,共汇聚1505名注册志愿者,涵盖市乡村三级服务网,形成了高效的“半小时应急响应圈”。无论是防汛救灾、森林防火,还是帮助社区居民实现“微心愿”,都能看到退役军人志愿者的身影。今年以来,该队伍已参与防汛救灾17次,森林防火21次,完成“微心愿”认领235件。

惠军实招提升军人军属“幸福指数”

为了让军人军属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瑞昌市推出一系列惠军实招。将湓城东路打造成“双拥示范路”“拥军一条街”,路段上数百家商铺,包括商超、药房、早餐店等,均推出了针对军人军属的专属优惠措施。军人军属只需凭有效证件,便可享受购物折扣、优先服务等优惠待遇。同时,该市双拥办还通过建立动态评估机制,每季度更新服务清单,确保优惠政策的持续性和有效性。目前,“拥军一条街”各商铺惠军服务已惠及军人军属8600余人次,带动社会力量投入优惠补贴超过百万元。

军创引擎激活退役军人“创业动能”

“从战场到商海,组织始终是我们坚实的后盾。”瑞昌市退役军人企业家协会会长周佐舜说。为了激发退役军人的创业热情,瑞昌市积极搭建平台、提供创业支持。2023年,该市武装部、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工商联共同发起成立了退役军人企业家协会,协会设立200万元的创业扶持基金用于扶持退役军人创业。此外,该市还搭建了军地技术转化平台,促进军地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在协会的引领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投身于创业的浪潮中。2024年,协会的80家会员企业年产值突破1.2亿元,带动退役军人就业一千余人。

全周期服务打造退役军人就业“人才闭环”

为助力退役军人实现就业,瑞昌市推出全周期服务体系,从征兵入伍到退役返乡,从职业技能培训到就业创业指导,特别是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该市结合市场需求和退役军人特点,推出了“订单式”培训模式。通过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退役军人提供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机会。通过培训,退役军人不仅掌握了实用的职业技能,还提高了就业竞争力。“通过‘兵员素质评价系统’显示,近五年我们输送的900名新兵专业对口率达81%。同时,退役军人的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该市征兵办副主任张国强说。

文化浸润厚植崇军尚武的“社会氛围”

为营造崇军尚武的社会氛围,瑞昌市在文化创新方面下足功夫,将剪纸艺术与功臣画像巧妙结合,创作出一系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双拥文创产品,不仅展示瑞昌剪纸的独特魅力,更融入了双拥元素和国防教育内容,成为传播崇军尚武文化的重要载体。此外,该市还通过举办“最美退役军人”事迹展览、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爱国热情和崇军尚武精神。

从练兵场到生产线,从国防教育到社会治理,瑞昌市多管齐下,将军地协同的“双拥基因”深深植根于市民心中。随着“兵支书”“国防教育示范校”等创新举措的持续落地生根,这座连续九届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殊荣的长江之滨城市,正不断续写着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瞿新国、江西九江瑞昌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