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自贸“联动创新”解锁内陆开放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4-30 20:04:20 |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是全面对接自贸制度创新体系、深度融合区域特色优势的创新发展平台。重庆以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为引领,通过制定复制推广、自主创新、权限下放、产业培育“四张清单”持续布局自贸联动创新区,叠加制度创新溢出效应、开放经济动态效应、内外联动辐射效应“三重效应”,加速推动营造“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创新”的良性循环格局。
截至目前,重庆已分两批推动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及工业园区等平台载体创建自贸联动创新区,共计打造重庆高新区、重庆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等25个示范坐标,自贸联动创新区建设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为内陆地区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实践范式。
承接溢出效应,勇担制度型创新试验“探路者”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使命和战略支点。重庆自贸联动创新区积极承接放大制度创新溢出效应,复制创新、突破创新、引领创新,推动国家制度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变“示范带”。
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发力优化政府职能、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金融创新与开放等方向,25个自贸联动创新区已复制推广“山城有信”企业信用码、委内加工、企业集群注册“管办分离”模式等自贸经验案例47项,有效助力企业生产经营降本增效,为地区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提供强力支撑。
同时,自贸联动创新区聚焦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形成一批首创性、差异化、集成化的改革创新探索。
巴南公路物流基地创新实施“一站式、一票制、一箱到底”跨境公路运输模式,探索构建跨境公路运输与贸易新规则;丰都工业园区完成全国首笔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一单制”数字提单动产质押融资业务;大渡口建桥工业园区探索设立全国首个数字资源集中登记平台——重庆跨境数字资产登记服务中心,全面提升跨境数字资产互联互通能力……重庆自贸联动创新区以改革的“含新量”提升开放的“含金量”,构建起多领域、全要素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
此外,自贸联动创新区还积极承接国家试点示范先行先试、主动争取权限下放、推动简政放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等全面开花,助力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下“加速键”。
去年,首批15个重庆自贸联动创新区“优秀实践案例”和十大川渝自贸联动创新案例出炉,重庆(化龙桥)国际商务区《金融租赁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永川高新区《探索国际化技术转移转化新模式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以及《“一业一证”川渝通办改革》等大胆试、大胆闯的经验催生制度创新焕发“别样红”。
强化动态效应,当好开放型经济发展“顶梁柱”
近日,重庆市丰都县举办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香港·中南美洲侨商经贸对接会,齐聚多个重庆自贸联动创新区和6个国家的侨商,签约优质项目涵盖农产品、矿产品、建材、教育等领域,为重庆、香港与中南美洲及东盟的经贸合作搭建了新平台。
据悉,为推动开放型经济高水平发展,重庆自贸联动创新区着力“链”上创新、“质”上突破,激活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引擎。
重庆高新区作为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万亿级版图的核心引擎,构建起覆盖打印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产品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集群,汇聚华润微电子、SK海力士等行业巨擘,电子信息规上企业年产值已突破2000亿元;长寿经开区锚定全市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战略高地,获批重庆先进材料产教联合体,吸引全球锂离子电池隔膜龙头恩捷、国内液晶高分子材料(LCP)领军者沃特新材等顶尖企业入驻;璧山高新区聚焦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千亿集群”,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聚集关联规上企业超百家,形成“整车+三电+配套”的产业生态体系,青山工业入选“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企业。
重庆自贸联动创新区既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软件信息服务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的加速器,也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活力泵”。
这里汇聚了全市7个首批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基地,资源优势显著。2024年,重庆自贸联动创新区所在区县(平台)外贸进出口额累计达4100.36亿元,占全市总额的57.3%,外贸影响力澎湃向上;实际使用外资达6.2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在全市中的占比达57%,外资吸引力与日俱增。
在“保税+”外贸新业态方面,自贸联动创新区更是硕果盈枝。重庆高新区成功打造整车及KD散件保税出口项目集散分拨中心,为汽车出海开辟新通道;万州经开区引入主城区外首个“保税展示+跨境电商”快速配送新零售模式,为消费者带来全新购物体验;丰都工业园区实现全市首票以保税方式进口牛肉业务,丰富市民的餐桌选择……凭借一系列亮眼成绩,自贸联动创新区已成为全市稳外贸基本盘的中流砥柱。
放大辐射效应,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链接地”
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重庆自贸联动创新区以高水平区域协同合作,升级内外联动、促进陆海统筹,打造双循环战略重要支点,赋能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正从“开放窗口”逐步升级为“战略枢纽”。
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积极作为。聚焦区域协同合作,永川高新区率先与四川省自贡市、宜宾市等地签订合作协议,丰都工业园区与四川省南充市自贸协同先行区达成合作框架,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围绕产业协同发展,涪陵高新区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新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与眉山市携手共建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打造世界酱腌菜产业高地;荣昌高新区与隆昌经开区组建“双昌组合”,共建产业企业超360家,实现营收近900亿元;潼南高新区成功创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引入绿色低碳储气调峰基地等多个优质项目,为产业协同注入强劲动力。
在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上表现卓越。江津综保区利用“运贸一体化”模式,开通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口冷链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泰冷链出口班列,实现中老泰冷链班列双向对开。大足高新区打通中老班列等出口通道,开行5趟“市场采购贸易”跨境专列,产品货值约3000万美元。万盛经开区引导区内重点企业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开展货物贸易,货运量、货运值同比分别增长6.8倍、10.1倍。长寿经开区成功首发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中欧班列(成渝)首趟长寿多式联运集结中心专列。
重庆自贸联动创新区正以内外联动的强大合力,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协同与对外开放中不断探索创新。
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自贸联动创新区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载体。为发挥重庆对外开放门户、产业发展高地作用,下一步,自贸联动创新区将持续以深耕制度创新试验田、强化产业发展生态圈、织就高效联动经纬网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推动重庆加快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和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