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基层工会组织用“温度”走出破局路

发布时间:2025-05-02 21:02:03 | 来源:央广网 | 作者:常迪 | 责任编辑:吴一凡

20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迎来百年华诞,深圳这座被民营经济托举的改革之城也在经历着劳动关系治理的深层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总工会用“温度”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破局之路。

“温暖”“细心”“托举”“依靠”,这些关键词是记者在走访西丽街道总工会的企业、员工及服务商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评价,也是西丽街道总工会走出创新发展之路的侧面印证。

西丽街道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央广网记者常迪 摄)

价值重构:从“福利供给者”到“发展赋能者”

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深圳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0.8%,213.7万家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市94.6%的企业数量,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市民营企业工会覆盖率仅37.2%,中小微企业建会率不足20%。全国工商联调研报告指出,深圳79.3%的科创企业已建立股权激励、弹性福利等市场化员工关怀机制,这使得单纯以文体活动、困难帮扶为主的工会供给体系遭遇“需求侧冷遇”。

在许多人印象中,工会的工作很单一,无非是节假日时发放粮油副食,关心员工婚丧嫁娶等,工作偏内部化和形式化,更像是“福利供给者”,价值体现并不明显。但国家对工会工作有要求,深圳这座城市又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职工们也有多样的需求,那在深圳这样一座民营企业众多的城市,工会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西丽街道总工会主席李海滨有自己的理解,“我大学毕业就来到南山,至今已有29年,也经历过不少岗位,这让我能从不同角度、多维度去看待工会工作,我一直在思索工会工作该如何破题。”

在深圳,民营企业是经济主体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但民营企业对工会的实际接纳度却非常低。对此,李海滨认为改变的关键在于思想和定位。

2022年12月,他调任至西丽街道办总工会担任主席一职,主要职责之一便是动员辖区内的企业加入工会,以保障工会可持续发展。然而这条几乎是“从0到1”的道路,迈出第一步比他预想的还要艰难,他在与企业的接触中屡屡碰壁,抛出的橄榄枝几乎都石沉大海。“那段时间我深受打击,但也让我明白,如果工会不能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民营企业家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是没有理由加入的。工会是党和职工之间的桥梁,是要为职工服务的,而对民营企业而言,那些来深创业的企业家们,他们也是职工的一分子,只是身份职责不同,他们需要工会帮助切实解决公司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因此,我们不仅仅要为普通职工着想,也要为企业家谋求企业的发展之路,企业越来越好,职工才能越来越好,这就是破局的关键。”

找到方法就开干,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和团队想方设法联动更多社会、市场和政府资源为工会所用,企业和职工需要什么,工会就努力去满足什么,3年时间,他们成功积累了120个服务商,与辖区内的4S店、加油站、电影院、洗车场等达成合作意向,为职工争取到更多刚需且常态化的服务。“时间长了,企业看到工会能提供深度持续服务,也会主动回馈,或是拿出闲置空间与我们合作,给企业和员工谋取更大的福利,实现良性循环。”

西丽街道工会举办的职工福利活动(央广网记者常迪 摄)

搭建桥梁:助力企业成长

西丽街道辖区内不乏“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他们共同的需求是拓宽市场和场景落地。深圳市小兔新能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注于电单车和汽车充电桩业务的规上企业,占据深圳电单车充电领域约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拥有220万电单车充电用户,业务版图覆盖全国13个城市,稳居行业前三。而在其发展壮大的背后,西丽工会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助力。

“我们公司主要是做充电桩业务的,最大的需求就是落地场景和拓展市场,单靠自己去找是非常难的,工会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公司CEO林义平告诉记者,深圳的电单车数量庞大,随之而来的是电单车的安全隐患,充电安全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针对电单车安全隐患问题,小兔充充推出了“疏堵管”整体解决方案,在小区内和公共区域铺设充电桩,为电单车提供安全充电场所;给电单车安装FID电子标签,配合读头和AI摄像头,有效限制电单车进入特定区域;还搭建了管理平台,实时统计设备安全隐患和充电数据,全方位保障电单车充电安全与规范。但这样一个完整的流程,需要合适的落地场景去进行试点,在工会的“撮合”下,工会服务中心所在的TCL园区很快便成了他们的试点地。

管理平台抓拍到违规进楼入户画面(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

“除了落地场景,工会还会组织我们向前来参观的地方政府介绍深圳电单车安全治理经验和我们的产品服务,正是因为工会牵线搭桥,我们才有机会与石家庄等地政府对接合作,成功将业务拓展到了更广阔的市场。而且平时也会为我们提供金融相关政策、厂房租赁等实用信息,介绍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帮助我们拓展业务,这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解决了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难题。”

在林义平看来,西丽工会给他留下最深的感受是“主动”和“创新”,在他口中,工会就像一位“热情的老大哥”,会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从企业发展的源头出发,为我们解决问题、赋能助力。“就像工会的工作人员常说的那句话,有企业才有员工,企业发展得好才有员工的幸福指数。”

扩展服务:建阵地提福利

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内的企业和职工,西丽街道总工会计划在辖区内选址开设职工服务中心。可落点放在哪儿呢?

“多数工会都会选择在区级或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设职工服务中心,但我们认为,职工服务阵地还需要贴近职工工作场景,在其8小时工作之余能方便地参与活动、接受服务,所以选址非常重要。”服务中心最终落在了TCL国际E城园区内,自2023年2月16日正式运营,在街道党建引领下,工会发挥着对民营企业的服务作用,并累计超过23万人次前来参观、走访、交流和使用,也用数据证明了阵地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西丽街道总工会举办常态化活动(央广网记者常迪 摄)

TCL国际E城招商运营中心负责人王二峰谈到当初与工会合作的初衷时,用了一个词叫“问号”。“一开始我们对工会工作、是否能更好地服务企业以及实现三方融合等问题都持怀疑态度,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决定合作的。我们免费提供场地,也是为了借助工会力量,希望能解决企业和职工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我们园区的竞争力。”从一开始的“试一试”到最后的信任,源于西丽街道总工会独特的工作方式。王二峰发现,工会不会一味要求企业加入,而是通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提供职工心理健康关爱、理疗、理发等服务,以温暖的服务拉近与企业和职工的距离,获得大家的认可。这种服务思路改变了很多职工和企业家以往对工会的片面认识,也切实推动了工会工作的开展。一个温暖又贴心的工会服务中心让TCL国际E城中的企业与园区的黏合度更高了,对此,王二峰非常满意,“通过工会的这些服务,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企业和职工认可,园区企业出租率常年保持在92%-95%左右,还吸引了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入驻。”李海滨也从职工服务中心身上看到了新的希望,“目前,我们正在打造第二、第三个服务点,企业看到工会能提供深度持续的服务,也会主动拿出闲置空间合作,由第三方运营,实现资源利用,TCL国际E城就是我们打造的典型案例。”

企业反哺:回馈组织转型三方服务商

阵地有了,服务商到哪里去找呢?就在这时,西丽街道总工会迎来了辖区内企业的“反哺”。

在工会服务中心的入口处有一面大屏幕,上面实时汇总着职工服务中心的各项数据,各项服务的客流量、服务区域分布、客流趋势等,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心的哪些服务设施更受职工欢迎。

工会服务中心的客流分析系统大屏幕(央广网记者常迪 摄)

这套客流分析系统来自街道辖区内深耕线下空间数字化领域多年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爱莫科技,公司创始人杨恒表示,最初赠送这套系统给工会的初衷是出于一种“需求牵引技术、场景反哺创新”的共赢思路。“工会对公共空间运营数据化有迫切需求,我们也希望通过实用场景验证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价值,这种双向赋能既提升了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水平,也推动技术迭代更贴合实际应用。”

杨恒认为,在AI脱敏、保护隐私的前提下,通过实时监测客流分布、趋势及服务使用情况,工会可以更科学地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职工服务效能,同时也为政府评估公共资源投入成效提供客观依据。

中心的另一侧还有一个职工福利社,里面展示着辖区内不少高精尖企业的最新产品,可供其他企业来此沟通交流合作事宜,展厅内还设有直播场地方便企业使用,陈燕玲和陈永超姐弟俩正在展厅里忙碌着。他们不仅是福利社的承办方,同样也是西丽街道辖区内一家企业的经营者。“这个职工福利社从去年9月的毛坯房到今年4月开业都是我们一手操办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都不算小,而且整个展厅也不收品牌方任何费用。”

西丽街道总工会职工福利社(央广网记者常迪 摄)

当记者问到为何愿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完成这样一件看似十分“公益”的事情时,陈燕玲打开了话匣子,“我们以前对工会没什么概念,只是偶然一次在公司楼下看到工会组织的活动,有很多品牌参加,因为我本身是做私域的,对摊位上的企业很感兴趣,也了解到工会经常举办这样的活动,就加入了。我们公司刚成立工会的时候,他们安排人手把手指导,到公司考察、沟通,了解到我们的需求以后还对接了很多辖区的企业给我们。但真正让我们动了‘回馈’心的,是一次‘体检意外’。”

在去年的一次常规体检中,陈永超的肝功能指标出现严重异常,收到体检中心的紧急通知后,一家人顿时慌了神。“那时候我心里很害怕,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特别是在医院了解到各种检查确诊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内心非常煎熬。这时候姐姐突然想起工会曾经给过我们一个职工福利册,上面有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的专家联系方式,我们就尝试联系他,没想到非常顺利,到医院后也优先安排了检查,很快便确诊了,结果也比预想中要好得多。”

这次经历让姐弟俩切实感受到了工会的作用,出于感恩的心态,决定为工会以及工会其他成员做些什么,于是便有了这个职工福利社。“工会在我们最无助、最慌乱的时候给了我们依靠和帮助,我们也应该把自己接收到的这份善意和温暖传递给别人。”

精神富足:增强团队凝聚力

物质需求满足了,精神富足便成了工会的下一个目标。

梁宏是深圳市南山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五老讲师团团长,也是西丽街道总工会的“形象大使”,已经退休的他常常受邀到职工服务中心给大家讲课。“我们属于义务送教上门,根据年轻人需求备课,我们有个册子,他们可以‘看菜单点菜’,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理论、政策、心理、亲子教育、管理等等方面都有。”

工会服务中心的阅读、授课空间(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

长期从事关工委工作的梁宏在过往的工作中接触了很多年轻职工,在沟通中他发现,相比于物质需求,年轻人对精神需求的渴望更加强烈。“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工作压力很大,通过培训、游戏和活动等方式,提高年轻人沟通、适应社会、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解决家庭、亲子、夫妻、恋爱等关系问题,给予他们生活和工作的信心,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他看来,西丽街道总工会采取的非“给予”而是“服务”的工作理念十分创新,在服务中心提供理发、中医、阅读等服务项目,让员工感到舒适放松,有“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实在感受;创新网上购物,也更加迎合年轻人的沟通和购物习惯。

“桥梁”“服务”“引导”“托举”,这是梁宏对西丽街道总工会的评价,也是他认为工会应该实现的最大作用。

培养职工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一种最优的良性循环。西丽街道总工会作为深圳的基层工会组织,用他们的创新开拓行为诠释着深圳这座城市敢拼敢干的精神,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国家对工会组织的要求和期盼。正如李海滨所言,“工会工作让我意识到,认知一旦改变,行为也会随之改变。正如工会工作,我们认为它应该秉持开放、连接、协同、共生的理念去行动,打破思维边界、业务边界、服务边界、阵地边界、队伍边界以及信息边界,想办法、用手段,把党和职工之间的桥梁搭建好,让职工真正把我们当成可信赖的娘家人。”(记者: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