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忠县:党建“三心”强根基 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5-12 16:26:4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重庆忠县,一支以“忠心、用心、信心”为底色的电力铁军,正以党建为“引擎”驱动企业发展“满格电”。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忠县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忠县供电公司”)紧扣“三心忠电”党建品牌建设,构建“规划引领、载体夯实、文化铸魂”工作体系,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现经营质效、电网品质、服务能级全面跃升,为基层供电企业高质量发展树起“红色标杆”。
五年规划“绘蓝图”,顶层设计构建长效机制
“党建做实了是生产力,做细了是凝聚力。”国网忠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孙洪波的要求,在《党建工作五年规划(2023-2027)》中具象为“硬指标”:以“整体两群领先,局部公司示范”为目标,分三阶段推进标准化建设、品牌化提升、长效化巩固,将党的建设、电网发展等5大领域30余项指标纳入年度考评“清单”。
每年初,各支部任务随公司重点工作“动态刷新”,由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全程督办;次年首月,领导小组“回头看”评估成效,形成“年初定责、年中督责、年末考责”闭环。这一机制让党建从“软任务”变成“硬杠杠”——2023年以来,党员参与业务攻坚覆盖率达100%,党支部围绕电网建设、保供等立项“党建+”项目22个,推动关键业绩指标稳步提升。
“三心忠电”筑品牌,文化铸魂凝聚发展合力
针对基层党建压力传导“层层衰减”、文化“缺特色”等痛点,国网忠县供电公司深挖地方“忠”文化底蕴,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耀红岩”母品牌为依托,打造“三心忠电”子品牌:
忠心向党:将“忠诚”融入党员教育管理,2023年以来,公司4名红岩联电宣讲团成员为骨干讲师,开展“忠文化+党史”“忠文化+党纪”联学活动30余场,助力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电力铁军;
用心供电:聚焦“电网强、服务优”,实施“网格化”营配协同管理,2023年以来配网故障率累计下降26.53%,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压减至9.7小时/户,连续两年获县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单位”;
信心前行:结合市公司“黄葛树”青年培养工程,实施“三心忠电青年成长计划”培养项目,三年培养国网技术能手1人,市公司级专家人才4人,在国家级、省部级竞赛中获奖52人次,企业获评“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
这些举措的品牌效应持续释放,忠县“水电气讯”红岩共产党员服务队成为民生服务“金名片”,其“一站式联办”模式2023年入选重庆市委减负办十大典型案例;公司2025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员工归属感、企业美誉度显著提升。
五大载体“强根基”,党建业务融合走深走实
为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国网忠县供电公司创新打造五大落地载体,推动党建“最后一公里”见行见效。
组织载体——党建领导小组会架起“指挥桥”
每月固定召开党建领导小组会,涵盖工作汇报、积分审定、思想研判、支部交流四大议程,将上级精神传达、支部建设成效展示与员工动态管理有机结合,重要事项纳入闭环督办,确保决策部署落地有声。
绩效载体——党员绩效管理激发“新动能”
推行《党员绩效量化管理办法》,将党员积分与个人绩效挂钩(占比20%):普通党员“横向拉差”比作为,中层干部“双责联动”强担当,领导班子“挂钩考评”压责任。机制实施后,党员亮身份、比贡献氛围浓厚,支部凝聚力显著提升。
文化载体——支部行为信条筑牢“同心圆”
24个党支部结合专业特点,凝练发布个性化行为信条并上墙固化。例如,运检支部以“夯基础、稳保供、强管理、精服务”为信条,营销支部以“诚心为友、贴心服务、热心解忧”为指引,推动党建文化与班组文化深度融合,激活基层“小家庭”协同效能。
队伍载体——红岩服务队当好“先锋军”
三支红岩共产党员服务队活跃在电网建设、保供抢险、乡村振兴一线,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民生服务超百次。公司以创建“金牌服务队”为目标,配强资源保障,压实党员责任区、示范岗作用,成为政企民企“连心桥”。
项目载体——“党建+”工程打通“融合链”
聚焦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等核心领域,实施“党建+”工程22项。各支部年初自主立项,通过“联建共创”推动业务难题破解。例如,“党建+电网建设”项目引入政企联动机制,缩短工程周期15%,实现党建引领与业务提效“双赢”。
赋能发展“满格电”,党建“红利”转化为实在成绩单
三年深耕,国网忠县供电公司交出亮眼答卷:供电可靠率99.893%全市排名第十,客户投诉率两年累计下降超75%;集体荣誉“含金量”十足,斩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重庆市工人先锋号”等15项省部级以上表彰;人才队伍“枝繁叶茂”,“巴渝工匠杯”“供电服务之星”等获奖20人次,1人获“巴渝青年技能之星”。
“党建不是‘花架子’,而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孙洪波表示,下一步公司将深化“党建数字化”建设,推动“三心忠电”品牌与“智慧电网”同频共振,让红色动能持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能”。(罗建、张修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