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五创”行动——柯桥巧用“产品化”思维构建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圈

发布时间:2025-05-15 16:17:4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近日,绍兴市柯桥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具的一组旅游数据引起业内关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柯桥区全域接待游客491.3万人次,同比增长13.7%;其中,接待省外游客134.5万人次,省外游客量占全域游客总量的27.6%。同时从浙江金柯桥文旅集团获悉,今年一季度,“一城三古镇”接待游客357万人次。达成这份漂亮成绩单背后的动力源在哪里?要探究柯桥乡村发展成功经验,离不开乡村旅游“五创”行动的扎实推进。

瞄准“靶心”发挥比较优势

构建整村经济生态圈

据了解,自2023年入选浙江乡村旅游“环境创优”行动省级试点以来,柯桥以乡村旅游“五创”行动为依托,创新资源利用、拓展多元业态、优化运营模式,从“设施环境品质创优、文化环境激活创优、政策环境效能创优”三个维度落实重点任务。

柯桥乡村自然资源秀美,人文底蕴深厚,若将沉睡的闲置资源改造成具有高市场属性的文旅项目,自然能乘风起航,无限延展乡村旅游发展内涵和外延。

为打破千村一面的规划困局,发挥柯桥乡村文旅资源比较优势,柯桥区文广旅游局梳理出区域内文化和旅游资源点617个。“靶心”找到,发力自然精准。通过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工程,废弃自来水厂取水口蜕变成鉴湖先锋书店,马鞍废弃水塔改造成1989美学咖啡店。爆火的鉴里荟创意生活街区前身也是废弃自来水厂,改造并引入多家年轻化业态入驻后,成为汇聚游览、餐饮、民宿、艺术创作的一站式旅游度假目的地

据了解,柯桥不断填补乡村休闲业态空白,不断做优代表性点位、标志性场景,丰富整村休闲业态,有步骤、统筹性推动整村经济活力生态圈的战略性布局。2024年柯桥区获评微改造精品点39个,柯桥的乡村正在从“资源美”“环境美”向“发展美”转型。

创新业态提高消费“含金量”

多元业态互补共赢

五创行动的本质是让乡村景区化发展中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要提升乡村消费“含金量”,满足游客日益提高的休闲品位,乡村业态不仅要提质优化,且不能如散兵游勇般各自为政,必须用一盘棋思维统筹开发、联动共享乡村业态项目和消费场景,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业态互补格局。

据了解,近年来,柯桥区文广旅游局深入实施“浙韵千宿·宿在柯桥”民宿培育计划,引入农事体验、休闲康养、咖啡美食等多种契合市场需求的旅游新业态,丰富融合乡村旅游的消费场景。目前,已成功评定7家农事类研学游基地,创建15家省等级民宿,其中畅艺园、三业民宿入围2025年全省文化主题民宿,柯桥区文化(非遗)主题民宿数量达5家,位居全省第2,形成一家民宿融合多种业态,一村多种业态互享共赢的融合发展格局。

比如畅艺园是以“三坑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主题民宿,入住宾客可免费试穿汉服、Lolita等三坑服饰,免费装造,并在专属打造的拍摄场地,体验剧本杀、写真等沉浸式服务。

三业民宿则将绍兴特有的水乡社戏和绍兴本土人居生活汇聚一体打造了陶源里文化体验空间。在这里以戏为媒,莲为土壤,宾客可以看好戏,吃好宴、品好茶,购心水好物!民宿还会不定期开展诗茶酒、戏曲文化沙龙以及仿宋点茶、戏曲茶、茶器-越窑青瓷烧制技艺等体验活动,让民宿不仅是一个休憩空间更是一个文化体验、文化输出场所。

新开业的三梧小白屋(梅园邨.禅居)咖啡店,瞄准年轻人愿为情绪感买单的特色,同时经营民宿客房+轻餐饮,月营收超20万元。

优化运营模式

11个景区村实现整村运营

在乡村发展中,专业的乡村运营公司正逐渐成为乡村振兴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不仅为村庄引来“源头活水”,更激活了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助力乡村快速蝶变。

为全面落实浙江省乡村文旅运营“五百计划”,推动11个景区村实现整村运营,柯桥构建起“开发+运营+设计+投资管理”的多元化全产业链乡村旅游模式。打响了鉴湖里、止步小半城、梅好东村等乡村文旅运营品牌。今年一季度,稽东镇止步小半城带动农民增收超30万元,鉴湖里乡村运营公司带动218人就业,增收超60万元。

据了解,截至目前,区内拥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等级民宿14家、浙江省AAA级景区村45个、乡村文旅运营公司1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