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成长 守护青春未来 双流法院开展系列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21 09:41: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双流法院近期开展了系列法治宣讲活动,“豌豆荚·槐抱”法治宣讲团成员纷纷化身“法治引路人”,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特点量身定制普法课程,通过案例教学、互动交流等形式,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成长养分,在青少年心中撒下了法治种子,助力他们系好人生的“法治纽扣”。
高校法治公开课:播撒司法智慧的种子
5月14日,民一庭李心蕙法官受四川大学邀请,以“法官是如何审理案件的?”为题,为该校200余名法学生开启沉浸式司法实践之旅。
课上,李心蕙法官立足民事审判专业领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为重点,结合“公园溺水身亡”“超市电梯摔伤”等真实案例,深入剖析了侵权责任“四要件”——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主观过错,生动诠释了法官作为“要件事实的解剖刀”与“社会价值的校准器”的双重角色。
面对“舆论是否影响司法”的热点提问,李心蕙称法官要穿透舆情迷雾,坚守法律底线。互动环节中,“法官的自我修养=10%理论+90%实践”的职业公式,更点燃了学子们的思辨热情。
“台灯下的法条笔记,终将成为照亮法治的星光。”李心蕙法官以“法治点灯人”的期许,勉励青年学子既要秉持正义锋芒,也要守护司法温度。
职校普法专场:筑牢青春防护网
5月15日上午,民一庭李心蕙法官和民二庭张楚敏法官走进成都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通过“现场教学+线上课堂”方式,为该校1700余名师生带来定制法治课。
宣讲中,李心蕙法官和张楚敏法官立足学校实际需求,针对该校学生年龄特点,重点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鲜活的案例,分别宣讲了“网络交友陷阱识别”“校园矛盾化解之道”“交通安全警示录”“性侵防范技巧”等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内容,引导学生树牢法治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原来转发不当视频也可能违法!”学生们在互动中恍然大悟。这场“法治营养套餐”既传授了法治知识,更培育了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
特殊学校专题普法:点亮法治明灯
5月15日下午,张楚敏法官作为“豌豆荚·槐抱”宣讲团成员,走进双流区残疾人教育培训中心,为该校60余名师生及家长开展了专题普法宣传。
活动现场,张楚敏法官以残障青少年权益保护为核心,深入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针对该群体易受侵害的情况,她采用“情景再现+互动问答”的授课模式,教授他们“拒绝不适接触”“识别诈骗话术”等实用技巧,并建立“一对一”法律咨询绿色通道,耐心地解答学生的法律疑问。
“我知道怎么求助了!”一位听障学生激动地用手语表示。这场普法不仅传递了法律知识,更给予了特殊群体直面困难的勇气。
“豌豆荚·槐抱”始终坚守“普法为民、法护未来”的初心使命,以专业为笔、以温情为墨,既关注青少年群体的共性需求,更重视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为建设平安校园、法治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护航每一位青少年在法治的蓝天下茁壮成长。(李心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