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雁塔区吉祥社区:“老伙伴” 志愿模式织就社区治理幸福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6-05 15:28:2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路街道吉祥社区,活跃着一支平均年龄 62岁的“老伙伴”志愿服务队。他们身着红马甲,以“低龄助高龄”的独特模式,穿梭于社区的大街小巷,用温情与行动织就社区安全网、幸福网,为基层治理注入别样“银发力量”。

安全宣传“零距离”,筑牢社区平安防线

“张姐,燃气阀门用完一定要再拧紧一圈!”志愿者易阿姨一边用方言耐心叮嘱独居老人张奶奶,一边熟练比划操作。自“老伙伴”志愿项目启动以来,这样的消防安全宣传场景在吉祥社区不断上演。志愿者们充分发挥自身经验丰富、亲和力强的优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面对面宣传、手把手指导”消防安全入户行动。

他们不仅为独居、高龄老人发放《家庭消防安全手册》,详细讲解火灾逃生、电器使用、燃气应急处理等知识,还化身“安全侦探”,与社区工作人员组成“1+1”宣传小组,对楼道杂物堆积、消防器材过期等隐患展开地毯式排查。据统计,活动期间共清理楼道杂物 30余处,整改消防隐患 20余起,切实打通了消防安全“最后一米”,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多元服务“暖人心”,绘就养老幸福底色

从日常照料到精神陪伴,“老伙伴”们用点滴行动诠释着邻里温情。70岁的志愿者张大爷坚持三年为居民免费理发,还将服务延伸至行动不便老人家中,根据每位老人的发型偏好和理发时间,提供个性化服务;邓大姐、寇大姐等志愿者则走进老人厨房,为他们包饺子、做可口饭菜,让烟火气驱散老人家中的冷清;面对康大爷家故障的轮椅,志愿者们仔细检查、及时修理,还陪老人唠家常、读报纸,缓解其孤独情绪。

数据显示,“老伙伴”志愿入户服务项目启动以来,已累计为 68余人次老人提供上门服务,132余人次志愿者参与其中,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共建共享“聚合力”,激活社区治理活力

在吉祥社区共建花园香草迷宫,一场“镜头记录共建之美”的志愿活动成为社区居民的欢乐盛宴。项目启动初期,园艺爱好者、退休党员等志愿者组成“花园共建小组”,翻整土地、推荐花卉、带领播种,将一片荒地变成繁花似锦的乐园。

活动当日,志愿者们用镜头定格花园美景,用照片传递共建力量,吸引众多居民参与其中。社区项书记感慨:“居民从服务受益者变为治理参与者、传播者,让社区有了温度,也证明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模式的可行性。”

文体活动“展风采”,搭建互助交流平台

4月 15日 - 17日,吉祥社区第二届“运动健康、活力吉祥”社区运动会火热举行。小吉象志愿服务队创新采用“志愿服务 +文体活动”模式,通过低龄老人志愿者结对帮扶高龄老人,鼓励“宅家”老人走出家门、参与活动。运动会现场,志愿者们不仅承担着筹备布置、全程护航的工作,还带来精彩表演。

趣味投球、端乒乓球障碍赛等八项老少皆宜的比赛项目,让老人们重拾活力,现场欢呼声、加油声此起彼伏。活动不仅唤醒了老人的社交活力,更让 3名被关爱老人深受感染,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实现了从“受助”到“助人”的身份转变,让志愿精神在社区中薪火相传。

吉祥社区“老伙伴”志愿服务项目自 2月初启动以来,通过党建引领,构建起“1+1+N”结对帮扶机制,联动党员、志愿者、辖区医疗志愿单位等多方力量,形成“日常探访 -需求反馈 -精准服务”闭环。

同时,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技能培训,提升服务专业性。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带动 160余人次老人参与文化活动,逐步形成“服务 -感恩 -反哺”的良性循环,为老龄化社区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吉祥样本”。

岁月映初心,余热更生辉。未来,吉祥社区小吉象志愿服务队将继续深化“老伙伴”志愿模式,充分发挥“银发”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做优做实养老服务,让社区成为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幸福家园。(图文供稿: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