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映桃李,匠心育英才——记新宁县巡田乡中心小学唐婕老师

发布时间:2025-06-11 13:48:1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新宁县巡田乡中心小学,六年级教室的书声琅琅,是校园里最动听的旋律。这旋律中,始终伴随着一道温暖而坚定的身影——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唐婕。孩子们望向她的眼神,充满了信赖与亲近,她是他们求学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束光。

一、扎根乡土,情系童心

时光回溯至2017年,唐婕老师通过县招考,毅然投身于偏远的巡田乡腊元小学。那里条件艰苦,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但唐老师没有丝毫退缩,她选择坚守,这一守就是六年宝贵的青春年华。2023年,她调入巡田乡中心小学,岗位变了,环境变了,不变的是她对乡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和对孩子们深沉的爱。整整八年,她始终扎根在教育的第一线,将最美好的年华默默奉献给这片乡土,精心守护着每一颗渴望知识雨露滋润的童心。这份坚守,源于责任,更源于热爱。

二、春风化雨,以笑润心

唐老师深知,她面对的许多学生,是常年缺少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敏感的心灵需要特别的呵护。面对这些孩子,唐老师选择了一种最简单却最富力量的方式——微笑。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温和的笑意。课间,她轻声询问孩子们的冷暖;课余,她细致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一个沉默的低垂眼帘,一次不经意的走神,都逃不过她关爱的目光。她用真诚的微笑融化孩子们内心的孤独坚冰,用耐心的倾听代替严厉的训斥。她将母亲般的关怀,融入日常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唐老师充满信任与鼓励的目光里,孩子们逐渐敞开心扉,找到了倾诉的勇气,也获得了安放脆弱的安全感。那抹温暖的笑容,如同穿透云层的阳光,照亮了他们留守的童年,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珍贵的慰藉。

三、慧眼识珠,点石成金

唐老师深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蕴藏着无限潜能。在她看来,没有真正的“差生”,只有未被发现的闪光点。曾经,班上有一位学生叫小轩,他格外让老师们“头疼”。小轩精力充沛,但常常惹是生非,课堂纪律也令老师们忧心。唐老师没有简单批评或放弃。她细致观察,敏锐地发现这个“调皮”孩子思维活跃,反应敏捷。于是,唐老师一次次利用课余时间,耐心地找他谈心。她努力寻找他身上的微光:一次主动打扫卫生,一次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一次勇敢的课堂发言……只要捕捉到一丝进步或优点,唐老师便立刻给予真诚而具体的表扬与鼓励。这种持续不断的肯定,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少年干涸的心田,悄然唤醒了他沉睡的自尊心与上进心。小轩的学习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由被动应付转向主动求知。努力终有回报,他的学业成绩稳步提升,最终跻身班级前列。唐老师用一双识才的慧眼和不懈的雕琢之功,将一块看似顽劣的“石头”,打磨成熠熠生辉的“美玉”,生动诠释了“点石成金”的教育智慧。

四、精研教学,硕果盈枝

八年躬耕教坛,唐婕老师不仅以爱心育人,更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高度的责任感,深耕于语文教学的沃土。她深知教学质量是立教之本,不断钻研教材教法,优化课堂设计,力求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写作能力,引导学生从书籍中汲取智慧,用文字表达真情。这份对教学的精益求精,对育人的孜孜不倦,结出了丰硕的成果2018年、2024年,她两度被评为巡田乡“优秀班主任”,其充满温度与智慧的管理方法,赢得了师生和家长的一致赞誉。2023年,她指导的学生在县“书香校园·师生共读”征文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2024年,她指导的学生在县“促进阅读教育·关爱青少年成长——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征文比赛中表现更上一层楼,勇夺二等奖。这些奖项,是学生才华的展现,更是唐老师悉心指导的结晶。自身专业不断精进: 2025年,在新宁县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唐老师凭借过硬的教学功底和出色的现场表现,荣获二等奖,充分展现了其不断提升的专业能力。这些荣誉,是时光对一位潜心育人者匠心付出的最好褒奖,是她教育路上坚实的足迹。

五、平凡坚守,师者光华

唐婕老师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这份坚守中,蕴含着深沉而磅礴的力量。她以春风般的微笑为桥,连接起无数留守儿童的孤独心灵;以匠心的智慧为灯,照亮乡村学子求知前行的漫漫长路。在新宁县巡田乡中心小学的讲台上,唐婕老师将继续以无私的爱心守护孩子们的成长,以渊博的学识启迪智慧的火花。她正用满腔的热忱和执着的付出,在乡村教育的画卷上,在孩子们人生的扉页里,书写着一行行朴实而动人的师者诗篇——那字里行间,闪耀的是心血凝成的永恒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