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三台县:“新农人”玩转“新农具”“新农技”

发布时间:2025-06-12 16:04:5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在四川绵阳三台县的绿野深处,一场由年轻党员干部领衔的“数字革命”正悄然重塑乡村肌理。他们卸下案牍,戴上草帽,拿起手机,以“新农人”的身份,让短视频与直播化身为“新农具”与“新农技”,在鲜红党旗的引领下,为田野注入澎湃动能。

刘营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彭宇化身太乙真人推销“凯特”杏

数字“新犁”,破开滞销坚冰。当刘营镇“凯特”杏饱满金黄挂满枝头,果农李晓英却曾面对30亩滞销熟杏一筹莫展。转机始于刘营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彭宇的身影在杏林间穿梭。手机镜头精准捕捉果实诱人的光泽,“家人们,这是我们黄泥井村的‘凯特’杏,又脆又甜!”这声吆喝在短视频平台响起,果园咨询热线瞬间被打爆。“彭主任视频一发,游客是去年三倍,线上订单不断,每天轻松入账上万元!”李晓英的感慨,映照着党员先锋“流量加持”下,刘营镇8000亩优质水果正源源不断走出丘区的盛景。滞销的叹息,终被丰收的欢歌取代。

芦溪镇驻村第一书记史建明带领工作队化身“收货郎”

组织“桥梁”,直抵城市餐桌。芦溪镇五香村的清晨,驻村第一书记史建明带领工作队化身“收货郎”,携带记账本与塑料袋,穿行于阡陌之间。他们将村民的土鸡蛋、新米、活禽等山珍,通过自建微信平台精准对接城市餐桌。吴秀辉大姐清理着鸽子毛,脸上笑意盈盈:“史书记在微信上就帮我们卖掉了,以前哪敢想!”这支党员队伍以现金支付破解老人支付难题,用上百张送货照片串联起城乡真情。史建明翻看相册中城市居民收货的笑脸,话语铿锵:“让乡亲们的日子红火,再累也值!我们还要开拓更多渠道,让五香村的宝贝走得更远。”这座由党组织搭建的桥梁,让乡土珍馐跨越山水,直抵人心。

芦溪镇鹤林村驻村第一书记杜金妮通过直播带货助农增收

先锋“主播”,唤醒乡土价值。当芦溪镇鹤林村枇杷压弯枝头,果农魏大娘攥着仅卖出21斤所得的95元零钱叹息时,驻村第一书记杜金妮的内心被深深触动。这位“80后”党员毅然举起手机走进果园深处,被村民亲切称为“枇杷书记”。视频发布仅半日,播放量突破6000+,“怎么买?想尝尝!”的留言点燃了沉寂的乡村。在紫河镇秀才沟村,驻村第一书记付朝顺的热情直播同样让农家散养土鸡蛋被网友争相下单。“付书记带我们直播,几个月光鸡鸭蔬菜就卖了上万元!”村民彭素芳荷包鼓起的声音,正是数字“新农技”激活乡村沉睡价值的生动回响。

石安镇通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新停“带货”解民忧

党员“带货”,打通富民之路。石安镇通沟村桃香满园,果农杨明平却为四万斤熟透待销的脆桃愁眉紧锁。雨水、高温威胁着鲜桃品质与销路。驻村第一书记张新停与队员目睹困境,誓言助农“突围”。他们化身“流量推手”与“配送骑士”,朋友圈密集推广,短视频平台展示香甜;更多方联络资源,晨曦暮色中亲自配送订单。“单兵作战力量有限”,张新停巧妙借力紫河镇秀才沟村成熟的直播平台。“通沟”鲜桃迅速“嫁接”至该村驻村第一书记付朝顺的直播间,搭上电商快车。线上线下合力,一周售出近2000斤,杨明平“心头大石终于落地”。这场“鲜桃突围战”,催生了通沟村创新发展思路,村“两委”与工作队正谋划“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决心打造专属直播渠道。

紫河镇秀才沟村驻村第一书记付朝顺热情直播

从办公室走向田埂,从“外来者”蜕变为“新农人”,这支以党员为骨干的年轻队伍,在组织引领下将知识化为新犁铧,深耕数字田园。他们以手机为“锄”,引流量作“肥”,让深藏乡野的珍品跨越山河,鼓了乡亲腰包,更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壮阔前程。

“有这些党员‘新农人’领路,咱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村民朴素的话语,正是对这支队伍的最高礼赞。(供稿单位:四川绵阳三台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