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 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实效

发布时间:2025-06-20 11:01: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在新时代背景下,市场监管部门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综合管理服务部门,应当准确把握职能优势,将精神文明创建融入日常监管,以务实举措培育诚信文化、倡导文明风尚、优化营商环境,让精神文明创建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

以信用监管夯实诚信基石,让文明可衡量。诚信是精神文明的核心内涵,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市场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信用监管作用,完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一方面,对诚信经营、消费者满意度高的企业,在行政审批、融资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另一方面,对虚假宣传、制假售假、恶意欺诈等失信行为,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实施联合惩戒。

以标准引领规范市场行为,让文明有尺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可操作、可量化的文明规范。如,在餐饮行业,推广“文明餐桌”行动,倡导“光盘行动”,督促商家提供“小份菜”“半份菜”选项,明确菜品分量提示、打包服务等要求;在农贸市场,推行“星级文明商户”评定,将卫生状况、诚信经营、服务态度等纳入考核;在电商平台,建立“文明直播规范”,对虚假宣传、低俗营销等划出红线。

以专项整治净化市场环境,让文明成常态。针对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开展靶向治理。持续打击“天价”月饼、粽子等节日商品过度包装专项整治行动,全力营造良好市场发展环境。通过严查教育培训机构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制造焦虑等违规经营行为,清理校园周边违规销售低俗玩具、非法出版物等一系列“护苗”专项行动,为青少年成长营造健康向上的清朗环境。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推动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持续加强民生领域监管,着力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以智慧监管提升服务效能,让文明更便捷。数字化时代,市场监管要善用科技手段提升治理效能,为精神文明创建赋能。可开发“文明经营”小程序,方便消费者查询商家信用、进行投诉评价;运用大数据分析消费投诉热点,提前预警风险;推广智能电子秤、明厨亮灶等技术手段,减少缺斤短两、食品安全等问题。助力提高消费纠纷调解率,实现文明创建与便民服务双赢互利。

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市场监管部门既是践行者也是推动者。要持续完善“信用监管+标准引领+专项整治+智慧服务”工作体系,让精神文明建设转化为具体行动,推动为市场自觉,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市场监管力量。(赣州经开区市监分局:侯椿鹏、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