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选才“慧眼”,把好干部“选用关”
发布时间:2025-06-20 13:19:3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句,如同一盏明灯,照亮识才辩才的路。选人用人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若把“数字画像”替代实地考察、“材料政绩”,则会让选才过程变成“雾里看花”。新时代组织部门当以“识人的慧眼、选人的公心、用人的雅量”,在精准中见真章、在科学中显担当、在合理中展智慧,助力优秀人才在广阔天地奋蹄疾驰。
精准识人,炼“火眼金睛”辨“真金璞玉”。“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识人如鉴玉,须慧眼识珠、管中窥豹。组织部门应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了解干部,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解剖麻雀”的细致、“千淘万漉虽辛苦”的耐心,把干部的“政治画像”“能力画像”“作风画像”绘准绘实。既要察“潜绩”,看干部如何攻克项目现场的“硬骨头”,又要察“真功”,观干部怎样绘制乡村振兴的“实景图”;既要察“本色”,望干部在防汛救灾战场能否挺起“铁脊梁”,又要察“担当”辨干部在急难险重中能否“显锋芒”。确保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科学选人,持“公心为秤”循“以德为先”。“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选人如运斤,须公心为秤、程序为矩。组织部门应牢牢把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根本标准,将政治品德作为首关,以“操千曲而后晓声”的专业、“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智慧、“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纯粹,看其是否“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对党忠诚,是否“一枝一叶总关情”地为民谋利。深入了解干部的政治立场、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情况,既看“八小时内”的履职表现,更察“八小时外”的德行修养;既要“观顺境”的担当作为,更要“验逆境”的党性成色。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
合理用人,明“人尽其才”达“人岗相宜”。“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用人如使器,须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组织部门需秉持“因事择人、量才授任”的理念,以“善弈者谋势”的眼光、“大匠无弃材”的胸襟、“各美其美尽其才”的格局,让每个干部都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发光发热,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根据干部的专业特长、工作经历、性格特点等因素,合理安排干部的工作岗位,既要“用其长”发现干部的长处,充分发挥其优势,更要“补其短”弥补不足之处,促进干部的全面发展;既要“搭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更要“压担子”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岗相宜。(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湘江乡人民政府: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