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民生福祉线

发布时间:2025-06-25 11:45:0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员干部应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带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行动自觉。

回溯历史,中国对环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也是一脉相承的,从古时的“天人合一”理念到现在的“绿水青山”理念,内涵不断丰富深化。今年6月5日是第54个世界环境日,再次提醒我们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全球性。面对经济快速发展伴生的环境压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时代赋予的重任,党员干部更需以身作则,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生态账、长远账。在规划决策、政策执行、监督管理等各环节体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推动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守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事业兴衰。要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强化生态文明意识,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做到发展与生态并重,切实扛起守护碧水蓝天的政治担当。必须摒弃“只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只算经济账、不算综合账”的短视思维,坚决守住生态底线,做到发展与生态并重,守住生态底线,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要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持之以恒地走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道路,逐步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守护绿水青山,既是重大的政治责任,也是深切的民生情怀,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深刻体悟“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千钧分量,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推动者、实践者,共同绘就美丽中国的新画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生态根基。(文山市纪委监委:吕玉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