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助力乡村振兴“破浪前行”
发布时间:2025-06-26 10:11:3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建引领则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方向正确、行稳致远。唯有让党组织成为乡村治理、发展与振兴的坚强“神经中枢”,方能凝聚磅礴伟力,引领乡村穿越时代洪流。
一、固本强基,织密乡村振兴组织体系
乡村振兴,根在组织。要像大树深植沃土般,将组织体系深深嵌入乡村肌理,确保党的领导在基层全面覆盖、高效运行。要依据乡村发展实际,科学优化组织设置,确保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农村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之中。同时要着力提升组织功能,使其成为引领乡村发展的坚强堡垒。党组织要牢牢把握方向,成为引领产业发展、优化人居环境、涵养文明乡风的“主心骨”,真正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与发展效能。
二、选贤聚能,锻造乡村振兴中坚力量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党员干部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必须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骨干队伍。要严格标准、拓宽视野,真正把那些懂农业、爱农村、亲农民,具备奉献精神和致富带富能力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党组织岗位上。同时要重视激活党员队伍整体活力。通过加强政治训练、政策宣讲、技能培训,提升党员履职能力,使党员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关键环节都能挺立潮头、率先垂范。还要积极吸引各类人才向乡村汇聚。引导优秀年轻干部、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本土乡贤等投身乡村建设,在广阔天地施展才华。
三、法治理念,构筑乡村振兴善治根基
法治是乡村治理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基石。必须将法治理念贯穿于乡村治理全过程,为乡村振兴事业保驾护航。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党员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树立规则意识、契约精神、法治观念,使法治成为乡村的普遍信仰和自觉遵循。同时要健全完善乡村治理规则体系。在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村级议事决策、民主管理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机制,确保乡村事务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法治如同为乡村发展铺设的坚实轨道,确保乡村振兴列车行稳致远。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党建引领是贯穿始终的“红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组织建设筑牢根基、队伍建设激活动能、法治建设强化保障,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唯有如此,才能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让广大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收获更多幸福感、安全感。(牛栏江镇基层党建办:毕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