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香溢”微光汇“星火”:小店照亮乡村文旅“声”动画面

发布时间:2025-06-26 12:08: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穿过镌刻“徐英故里”的巍峨牌坊,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水碓后村的诗意画卷便在眼前铺展。左侧小溪清澈碧绿,阳光洒落,波光粼粼;右侧,林青的“小桥流水人家”小店静静伫立,成为古村红色文旅的“第一扇窗”。这座浸润着红色基因的村落,正因为一位青年宣讲员的坚守,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红色小店:从休憩站到文化窗

作为革命先辈徐英的故乡,水碓后村因双溪交汇形成独特生态,胡连桥、古月亭等建筑承载着红色记忆,四百年官道、三百年红豆杉与徐英烈士纪念馆、徐英故居等串联起红色旅游动线。随着乡村振兴热潮,小村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观者,村口林青的小店也迎来蜕变契机。

“太爷爷常说‘科学救国’,到我这里想试试‘文化兴村’。”林青的太祖父是爱国科学家林登岳,从小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的他,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决心让小店成为故乡的“文化会客厅”。在武义县烟草专卖局的支持下,小店完成升级改造:除了便民商品区,新增红色文化展陈区、文创服务区和游客休憩角。展陈区里,徐英先辈与林登岳的生平故事吸引游客驻足,不经意间,小店成了红色文化的“流动课堂”。

青年宣讲:从小店主到“红色宣讲员”

随着游客增多,林青主动担起“故乡宣传员”的角色。每当有游客经过,他不仅提供茶水、充电器等便民服务,更会递上一份手绘导览图,询问是否需要免费讲解。从零散游客到团队接待,林青戴着扩音器走在队伍前列,用生动的故事串联起古村的每处角落。

“同学们看这‘胡连桥’,名字取自徐英先辈的乳名,我们脚下的路,是先烈用热血铺就的……”面对学生团队,林青总会特别投入,希望红色信仰能在孩子们心中扎根。渐渐地,“会讲故事的小店”名声远扬,游客们慕名而来,买一瓶水、挑一份文创,再跟着林青的讲解,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为了让文化可触摸、可带走,林青与当地烟草部门共同设计了“红色记忆”系列文创——胡连桥造型的钥匙扣、古月亭风景的明信片,让游客把古村的美与故事一并珍藏。

聚火成炬:从单一小店到“服务综合体”

小店的红火,让林青萌生出更长远的规划。在当地烟草部门的牵线下,今年5月,小店升级为“乡村服务综合体”,引入快递收发、便民服务、社区团购多项功能,成为小村的便民服务点。村民们饭后聚在小店拉家常、取快递,林青则定期为腿脚不便的老人送货上门,小店成了乡村生活的“温暖枢纽”。

依托红色文旅资源,林青还推出“红色研学套餐”:游客可以跟着林青深度游览,亲手制作文创纪念品,在明信片上写下感悟,由驿站代为寄出。未来某天,当信件穿越时光抵达,那段古村记忆又将被重新唤醒。而店前的休憩区,如今也成为“文化展示窗口”——国产文创与红色历史呼应,新与旧的碰撞,吸引更多人探寻古村的文化脉络。

每到夜幕降临,当“小桥流水人家”的店招被点亮,“星火”小店逐渐恢复成一家安安静静的乡村小店。晚风拂过百年红豆杉,蝉鸣应和着溪水潺潺……而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掠过胡连桥,林青又将整理好扩音器,带着对故土的深情,继续讲述起那些永不褪色的红色故事。(作者:胡子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