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十中优秀教师钟剑辉:匠心深耕廿五载,潜心育人绽芳华
发布时间:2025-06-26 16:07:1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1976年出生的钟剑辉,其教育之路源于对知识的执着渴求。1999年,他从湖南工程学院(原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毕业。深知育人者必先强己,后来在湖南师范大学数学及应用专业获得本科学历,用扎实的学术根基为未来的教学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踏入武冈十中校门的那一刻起,他便将根深深扎进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沃土。二十五年光阴流转,青丝渐染霜华,不变的是他对数学教学的痴迷与对学生成长的倾情投入。
教研相长,点亮思维之光。在钟剑辉老师看来,数学绝非枯燥公式的堆砌,而是思维跃动的璀璨星河。他敏锐捕捉到逆向思维对突破学生解题瓶颈的独特价值。2021年7月,其深入研究的成果《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探讨》发表于权威期刊《教学与研究》。文中,他结合大量教学实例,系统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在常规思路遇阻时另辟蹊径,找到解题的“钥匙”。他对数学本质的探索从未止步,同年12月,其另一篇凝聚心血的论文《共边相似定理及应用》荣获论文评比三等奖,聚焦几何教学中的关键模型,深入挖掘“共边相似”这一工具的潜力,为复杂几何问题的巧妙转化与证明提供了清晰路径,展现了其深厚的专业功底和持续的研究热情。
深耕课堂,探索“教、学、评”新路径。荣誉等身,并未让钟剑辉停下创新的脚步。2022年12月,他勇挑重担,主持课题《“教、学、评”一体化研究》。这标志着他将目光投向了教学改革的更深层领域。“传统的教、学、评常常脱节。”钟剑辉在课题开题报告中指出,“我们力求打破这种割裂,让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过程与即时评价反馈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高效、动态的闭环系统,真正让课堂提质增效。”课题研究非一日之功。钟剑辉带领团队教师,深入课堂观察,精心设计一体化教学案例,开发有效的课堂即时评价工具,反复实践、反思、调整,为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改革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范例。这一成果的推广,正悄然重塑着学校的数学课堂生态。
国培淬炼,师德为范。优秀的教师,必是终身学习者。2021年12月,钟剑辉在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国培活动中,以其如饥似渴的学习态度、活跃的思维和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广泛赞誉,被评为“优秀学员教师”。这次高规格的研修,不仅更新了他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更让他与教学同行交流切磋,拓宽了教育视野。学识为基,师德为魂。同样在2021年年末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钟剑辉老师因其数十年如一日对学生的无私关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奉献以及高尚的职业情操,被授予“师德师风先进老师”称号。在学生眼中,他既是要求严格的良师,亦是耐心细致的益友。课后办公室里,常见他为学有困惑的学生义务辅导的身影;学生成长路上的迷茫时刻,他总能以长者的智慧和温暖的话语给予指引。这份以德立身、以爱育人的坚守,赢得了师生家长的广泛敬重。
二十五载光阴,钟剑辉老师将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讲台,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数学教育和一届届学生。从青涩到成熟,从普通教师到优秀教师、研究先锋,他用坚实的脚印丈量着教育之路的深度与广度。“数学之美,在于逻辑的严谨与思维的灵动;教育之责,在于点燃兴趣与启迪智慧。”钟剑辉常用这句话自勉。手握“优秀教师”的证书,他望向窗外葱郁的校园,目光沉静而坚定。对他而言,这份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未来路上,他将继续以匠心深耕教学,以研究驱动创新,以师爱润泽心灵,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人生,为莘莘学子的成才梦想,贡献着自己的磅礴力量。钟剑辉老师的故事,是无数扎根基层、潜心育人教师的缩影,他们的光芒,共同照亮了基础教育的璀璨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