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群山间的温暖与希望
发布时间:2025-06-27 15:58:1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高铁飞速驰骋、朝发夕至成为出行常态的今天,大凉山里仍有这样一列“慢火车”,以不紧不慢的节奏,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它速度慢、设施简,却承载着无数山里人的生计、梦想与希望,是大凉山深处一道独特而温暖的风景线。
慢火车,承载着山里人的生活与希望。大凉山地区山高谷深,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约当地发展、影响居民生活的重要因素。慢火车的存在,为山里人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门,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山里的村民来说,慢火车是“赶集车”。他们带着自家种植的农产品、手工编织的特色工艺品,乘坐慢火车前往集市售卖,换回生活所需的物资。这一来一往间,慢火车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维持着山里人家的生计。对于学生们而言,慢火车是“校车”。许多孩子需要跨越几十里山路,乘坐慢火车到镇上、县城的学校求学。无论严寒酷暑,慢火车都按时停靠,护送孩子们踏上求知之路,为他们的未来点亮希望之光。此外,慢火车还承载着山里人与外界的情感联结。它让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能够更便捷地回家团聚,让山里的老人们得以去看望远方的亲人,维系着一个个家庭的亲情与温暖。可以说,这列慢火车早已融入山里人的血脉,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慢火车,彰显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与担当。大凉山里的慢火车,票价低廉,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亲民的价格,甚至有的路段票价仅需几元钱。在经济利益至上的市场环境下,这列慢火车的持续运行看似“亏本”,实则体现了铁路部门为民服务的初心与担当。铁路部门没有将经济效益作为唯一考量,而是从服务民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大局出发,坚持让慢火车在大凉山的群山间穿行。为了方便山里人的出行,慢火车在沿途设置了众多站点,即使是人口稀少的村落附近,也会设立停靠点。慢火车还针对山里人的需求,提供了一系列贴心的服务,如允许村民携带农产品、家禽等上车,在车厢内设置专门的货物摆放区域等,并在节假日、开学季等特殊时期增派工作人员维持秩序,为乘客提供帮助。这些举措无不体现着铁路部门对山里群众的关怀,彰显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慢火车,推动着乡村振兴与文化交流。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大凉山里的慢火车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还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随着慢火车的持续运行,山里的特色农产品有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家前来合作,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大凉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众多游客乘坐慢火车体验别样的旅行,带动了餐饮、住宿、手工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山里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此外,慢火车还成为了文化交流的平台。山里人与外界乘客在车厢内的交流互动,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与融合。山里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得以传播出去,外界的新思想、新理念也随着慢火车传入大山,开阔了山里人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创新创造的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大凉山里的慢火车,以自己的“慢”,温暖着山里人的生活,传递着为民服务的情怀,推动着乡村振兴的步伐,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更是美好生活的守护者。(杨朝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