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筑基绘新卷 白花镇镇域经济展新颜

发布时间:2025-06-30 09:35:3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一别春花,一迎夏绿。进入六月,翠屏区白花镇藕塘翻绿,稻虾肥美。清晨的早虾交易服务中心,一辆辆满载小龙虾的冷链车往来穿梭,工作人员忙着分拣、称重、装车,一派繁忙景象。“中心投运后,散户集中了、收购快捷了,冷链仓储能让鲜虾快速、新鲜地销往各地,彻底打通了小龙虾‘从塘口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通道。”白花镇早虾交易服务中心负责人胡孝军的话语中透着喜悦。

白花场镇

作为翠屏区北域重镇,白花镇正以产业为笔、以民生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奋进篇章。

产业筑基:三产融合激活发展引擎

大米加工中心设备

位于白花镇白安社区的现代粮油产业园区,正在争创五星级产业园区。园区内,粮油小微产业园的大米加工中心已经完成设备调试,900平方米的厂房内,高企屋顶的粮食储备仓和糠壳装存仓一字排开,从原粮接收到成品包装,工序环环相扣,日处理量80吨,可生产精制大米50吨。“通过加工中心对稻谷进行精细加工,提升大米品质,实现产品增值;同时将大米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凌惠强介绍道。

早虾交易中心

在粮油产业“根深”的同时,小龙虾产业正“叶茂”。距离白花场镇1公里多的早虾交易服务中心,自2025年2月投用以来,已成为川南地区重要的小龙虾集散地。通过整合830万元资金建设的5860平方米交易中心,配套种苗培育、冷藏物流、餐饮体验等业态,全镇12个稻虾专业合作社、200余户养殖大户形成紧密联结,年外销小龙虾超5000吨,不仅畅销川渝,更远销江浙、湖北等地。

“我家50亩小龙虾,靠着上市早,一季虾顶别人两季的收入,预计全年效益能达到50万元左右。”养殖大户陈建算起增收账笑意盈盈。

一曼红色文化劳动实践基地

农旅融合亦成亮点。现代粮油产业园区一隅,一曼红色劳动基地初具雏形,这个携手幼儿园、小学、中学共建的劳动实践基地,划分为不同年级的农事体验区,为学生提供感受播种、除草、施肥、浇水、收获等体验,让学生在播种、收获中感悟“粒粒皆辛苦”。“这里将红色文化与劳动教育结合,打造研学活动基地,推动农旅产业链延伸。”园区负责人凌惠强说。

城乡蝶变:产城融合绘就和美画卷

场镇中心,鼎坤云境项目工地上,5000平方米的白花镇第二幼儿园施工正酣。这个总投资1.5亿元的商住综合体,不仅将提供284套高品质住宅,配套建设的幼儿园与一曼中学形成“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全龄教育链,场镇居民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服务。

环城路

交通动脉的畅通,为场镇发展舒筋活络。投资400万元建设的1.79公里环城路以及路灯等附属设施已经完工。这条连接县道和老G247的交通环线,日均分流车辆超1000台次,有效缓解了场镇交通拥堵现象,彻底破解了场镇“肠梗阻”难题。

沿着环城路驱车而行,新建的养老综合体即将开放,骨科医院扩建的2.4万平方米住院大楼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2026年投用后将新增床位300张,辐射周边10余万群众。

“现在场镇既有‘烟火气’又有‘现代感’,晚上散步路灯亮堂堂,买菜有便民市场,看病有医院,不比城里差。”居民李大姐的感慨,道出了白花镇产城融合的实效。通过实施聚居点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改造、医院扩建、道路升级等民生工程,一个“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活力场镇正在崛起。

绿色转型:循环经济催生新动能

在位于白花镇卫星村的常达农业养殖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将建筑余料装车运走,“去年12月中旬动工的,现在主体已经完工了,设备要进场了。”宜宾常达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谭红锋介绍,该项目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两层猪舍各有侧重,一期预计年出栏生猪一万头。

如此规模的养殖场所,生猪粪污如何处理?白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毛绩表示,早在企业引进之初,党委、政府就将循环经济考虑在内:结合粮油加工小微产业园的秸秆综合利用等产业链,对粪污和秸秆进行再加工、再利用,一方面开展菌棒生产,变废为宝,提升经济收入,另一方面用于粮油园区有机肥生产,提升高粱品质。

循环经济的红利还体现在就业上。众耘农业的30亩葡萄基地里,自动化天窗和滴灌系统让阳光玫瑰葡萄品质上乘,预计今年亩产将达3000斤。公司负责人尹兴均9年前从凉山来到白花,从柑橘种植起家,到如今成为拥有柑橘园、葡萄园、蓝莓园和农家乐一体的农场主,他既有创业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我的基地年用工2500余人次,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年增收1.2万元。”尹兴均的笑容里藏着骄傲。

未来展望:四大组团勾勒发展新图景

站在新起点,白花镇的发展蓝图更加清晰:从“双心型”格局出发,以“一曼故里·良璟白花”为发展定位,谋划“一核两组团四产业空间”镇域经济发展布局。今年以来,围绕场镇功能、产业培育、民生福祉等领域,谋划包装重点项目40个,总投资70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12个。

“白花镇将以打造‘翠屏北域中心’为目标,把产业‘链条’拉得更长,让场镇‘颜值’提得更高,使群众‘腰包’鼓得更实。”毛绩说,下一步,白花将加快补齐场镇住宅、医疗、教育、休闲领域短板,配套建设加工、制衣等乡村工厂,打造宜居宜业的场镇核心;加快小微产业园打造进度,拓展产业链开展精深加工,打造高粱、小龙虾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以白花商会成立为契机,全面盘活闲置资产,在项目用地、扶持政策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早虾塘到加工车间,从田间课堂到康养社区,白花镇的每一处变迁,都见证着镇域经济的蓬勃活力。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这座川南小镇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时代答卷。(翠屏区融媒体中心、文图:胡雪、蔡丽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