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教育,点亮未来——记湖南省武冈市头堂九年制学校教师邓红君

发布时间:2025-07-01 10:49:4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教育的星辰大海中,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头堂九年制的邓红君老师如一盏明灯,用爱与智慧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她以粉笔为犁,耕耘教坛沃土;以匠心筑梦,培育祖国英才。这位在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了26个春秋的教育工作者,从农村到城区,从青涩到成熟,青丝变白发,历历岁月痕。邓老师用汗水浇灌希望,用爱心点亮未来,书写了一段段关于教育、关于责任的动人篇章。

匠心独运,引领课改新航程

在教学领域,邓红君老师不断深耕细作,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邓老师创造了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和批发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她的课堂上总是充满了思维的碰撞和知识的火花,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在乐趣中收获了成长。面对初中地理的教学,他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引入项目式学习和翻转课堂等理念。例如在南方地区的教学中,它围绕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设计系列实践任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小组研讨,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掌握知识。由于邓老师自任教以来,一直担任初中语文和地理两门课程的教学,因此,在她的课堂上,她经常能把两门学科融合起来,渗透知识。比如在教《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邓老师带领学生回顾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自然环境,从而领悟安塞腰鼓的那种粗犷豪放之美。在邓老师的正确引领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她所带班级学生的学科成绩多次位于同年级前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学习能力显著提升。学生刘素芳和曾嘉慧参加武冈市初三全能竞赛,语文获一等奖。王佳丽,李辉宏,曾江华等多位同学参加武冈市书法竞赛,均获优胜奖。

爱心育人,情洒学生心田

除了教学,邓老师始终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放在心上,她深知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她创建心理驿站,每周定期与学生谈心,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班上曾有一名学生,因“手机事件”而得了抑郁症,每天在教室狂躁不安,静不下心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班上其他老师,都劝家长把他带回去算了,免得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但邓老师却始终没有放弃他,而是一直在不停地鼓励他,在邓老师的耐心教育和悉心关怀下,这名同学最终融入了班集体的怀抱,重新扬起自信之帆,认真对待学习,顺利地完成了初中学业,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前段时间,邓老师所教班级一名女同学,因父母离异一时想不通,采取了用小刀在手上划痕的方式自残。邓老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课后主动找该女生谈心,进行心理疏导,在邓老师的耐心开导和悉心关怀下,该女生终于走出了情绪的低谷,从此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课堂上,邓老师是一位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的好老师;课堂外,邓老师是一位爰生如子,对学生关爱有加的好妈妈。26年如一日,邓老师用她的真心和爱心,如春风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激励着学生勇往直前。

教研教改,坚持学习不停歇

在个人成长方面,邓老师也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她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邓老师十分珍惜每一次培训,因为她深知,每一次培训都是一段成长经历。在国培活动中,两次评为优秀学员。邓老师参加湖南省蒋芳初中地理名师网络工作室,积极参与工作室的各项活动,完成工作室布置的各项任务,被评为名师工作室的骨干教师。在教学之余,邓老师经常把自己的教育心得写下来,所写论文多次在武冈市、邵阳市获奖。参加武冈市头堂九年制学校刘谋兵校长主持的《农村学校立德树人的方法及途径研究》课题,已验收结题,其研究成果在区域内多个学校推广应用。

荣誉载身,不忘初心再前行

岁月悠悠,邓老师以她的智慧与汗水,在教育的田野上耕耘出一片片丰收的景象。那些闪耀着光芒的荣誉证书,见证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奉献。教师业务竞赛中的武冈市二等奖,是对她专业知识的高度认可;多次武冈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个人的称号,则是她勤勉耕耘、精益求精的生动写照;而五次荣获武冈市政府嘉奖,更是对她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以爱心和智慧引领学生成长的最高赞誉。

然而,在荣誉的光环下,邓老师依旧保持着那份难能可贵的谦逊与淡泊。她深知,教育的本质在于燃烧火焰而非灌输知识,每一次的荣誉都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征途的鞭策。她常说:“荣誉是暂时的,责任是永恒的。我愿以一颗初心,继续在教育这片热土上默默耕耘,为每一个孩子的梦想插上翅膀。”

邓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抒写着不平凡的教育故事。她的教育情怀和奉献精神,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为培育新时代人才不懈奋斗。(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