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经开区:2.31亿元农担贷精准滴灌138家涉农主体

发布时间:2025-07-02 10:17:2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100万贷款收到了,感谢你们上门‘一对一’服务,帮我对接了合适的贷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近日,面对威海经开区财政金融局工作人员的回访,泊于镇农业经营户宋先生连声道谢。

从事无花果、苹果种植,以及鸡、猪养殖的宋先生,近期因产销旺季临近,亟需资金购置无花果冷链仓储设备、采购生猪饲料和苹果种苗。然而,因缺乏有效抵押物,银行贷款迟迟申请不下来,资金周转成了棘手问题。

经开区财政金融局得知宋先生的难处后,积极联系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威海管理中心,并协调区内银行,受理农业信贷担保贷款。从得知需求到发放贷款,仅用不到20天时间。

“这笔贷款如同‘及时雨’!我用它备齐了冷链设备、饲料和种苗,还引进了新品种鸡苗,种养结合规模也有望进一步扩大,咱增收的底气更足了。”宋先生表示。

宋先生的故事并非孤例。近年来,经开区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充分发挥农业担保贷款“小灵快”“接地气”的特色强项,持续增强扶农助农兴农工作质效。2024年以来,全区累计农担贷项目138个,贷款金额2.31亿元。

在宣传方面,经开区不断创新,多次联合市农担公司及相关银行深入崮山大集、长峰邻里市场、润泽冷链等地,普及推广农担贷优惠政策,让更多农业经营主体了解政策、享受政策红利。

“近期,我们又联合相关单位深入各镇街开展走访,目前已累计走访家庭农场、果蔬种植基地、无花果加工企业等涉农主体65家,发放惠农政策‘明白纸’800余份,指导扫码提交需求300余条,精准对接融资需求。”经开区财政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说。

产品创新上,经开区针对特定农业领域,开发了特色农产品种植贷款和畜牧养殖担保贷款,为特定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提供专门的金融服务,满足特定领域资金需求。

服务模式方面,经开区推出“信用+农担”模式。该模式结合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情况,减少对实物抵押的依赖,让信用良好的农业经营主体更容易获得贷款,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我们通过建立农担协调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农担贷业务覆盖面和政策精准性,并推动农担政策和工作落实落地。”经开区财政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说。

接下来,经开区将持续加大推介力度、扩大走访范围,深化“政府+农担+金融”协作机制,围绕特色农业产业链创新优化产品供给,让财政金融惠民政策落实、落细、落地,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威海经开区: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