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育桃李,一片丹心传薪火——记邵阳市教学能手曾令歆老师
发布时间:2025-07-03 10:38:2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邵阳教育的热土上,有这样一位教师:13年青春奉献于三尺讲台,在语文课堂播撒经典文化的种子,让传统文化与教育碰撞出璀璨火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深耕育人沃土,在无数次的赛课与教研中淬炼出属于教育者的光芒。她,就是民盟盟员、邵阳市双清区火车中心完小的语文教师曾令歆。
初心如磐
2012年8月,带着对教育的赤子之心,曾令歆以特岗教师的身份走进了乡村校园,开始了她与教育深度共鸣的旅程。“第一次站在教室门口,看到孩子们眼里的求知光,我就知道,这就是我该坚守的地方。”回忆起初任教师的场景,她的语气里仍充满激动。
在乡村课堂,曾老师既是语文老师,还是孩子们的“课外妈妈”:为留守儿童带热饭补课,放学后陪聊内向的孩子,用积蓄为班级买课外书。这份热忱让她从青涩新人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2018年,她获评学校“优秀教师”;2019年被授予邵东市“书香教师”称号,并荣获邵阳市教育系统“教育新闻宣传先进个人”。这些荣誉见证了她在基层的辛勤付出。
匠心筑梦
“语文是文化的血脉。”曾令歆认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育的灵魂。她将《论语》《诗经》等经典与教材深度融合,在执教《荷花》时,她引入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哲思,让学生感受君子文化的精神;讲解《桂花雨》时,她结合宋词中的“桂子月中落”,带领学生理解乡愁的文化底蕴。
这种“文化浸润式”教学使她在各级赛课中脱颖而出:2021年在双清区张萍小学微课竞赛中获特等奖;2022年执教《荷花》再获特等奖;2023年《桂花雨》斩获教学竞赛特等奖,并在湖南省选拔赛中获小学语文组二等奖,荣获“邵阳市教学能手”称号。
德润无声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曾令歆始终秉持这一育人准则。曾有一名叫小宇的学生,性格孤僻,她放学后陪他写作业,周末带他去图书馆。一学期后,小宇敞开了心扉,作文中写道:“曾老师的眼睛像春天的阳光,照得我心里暖暖的。”
在师德建设中,曾令歆用行动践行“立德树人”。2019-2020年,她连续被评为学校“师德先进个人”;在建党百年“心中有话对党说”演讲比赛中,她辅导的学生获一等奖,2023年被评为“优秀实习指导老师”。
笔耕不辍
除了课堂,曾令歆积极将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成果,她的论文多次在市、省评比中获奖,如《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和《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创新》,为一线教学提供了借鉴。2020年,她被评为湖南教育新闻网邵阳频道“优秀通讯员”,用文字记录教育现场的思考与温暖。
在指导学生竞赛方面,她同样成绩斐然:2023年,她在双清区首届青少年科技竞赛和中小学生硬笔书法比赛中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教育不是独行,而是教研相长的共生。”她常带领青年教师打磨教案、分享经验,并在双清区选拔赛中获学科特等奖,为区域教学树立了标杆。
在邵阳的教育版图上,曾令歆只是万千教师的一个缩影,但她以“捧着一颗心来”的赤诚,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了不凡的教育风景。正如她所说:“讲台虽小,却能承载万千梦想;粉笔虽短,却能书写教育春秋。我愿做一颗扎根泥土的种子,在岁月里慢慢生长,为这片土地培育出最挺拔的幼苗。”(李恒林、龙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