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学院“瓷韵新生”社会实践队探索文化振兴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03 16:40:5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7月2日南昌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瓷韵新生”社会实践队在景德镇市浮梁县鹅湖镇党建办宣传部工作人员章哲的带领下,走进国家级非遗项目《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与省级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活动以陶瓷文化为脉络,通过"传统瓷窑溯源-产业调研-技艺传承-创新赋能"四维实践,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引导青年学子在文化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在产业振兴中践行使命担当。

深入陶瓷工坊,探寻产业“瓷”动力

传承人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坚守故事,并现场演示传统彩绘技艺。围绕“非遗传承中的青年责任”开展主题研讨,将调研现场转化为生动的思政课堂,队员们将专业视角融入研讨,提出"数字档案构建""虚拟体验设计"等创新方案。

精琢瓷胎如玉,淬炼匠心至臻

瓷韵新生实践队于景德镇四如归来非遗工坊中非遗传承人黄弘岚老师向队员们讲述用玉作为陶瓷最高水平标准从每一个细节中体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向景德镇非遗传承人学习的过程中,实践队员将非遗传承人言传身教的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刻领悟到这一匠心真谛。同时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设计"非遗工坊集群化发展"方案,建议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规模效应。

探寻乡村发展,主动引领变革

企业开设陶瓷工坊“陶艺+研学+文旅”,设计青少年思政教育体验项目,推动非遗技艺转化为育人资源。深入学习炼泥、拉坯、烧窑等全流程劳动实践。队员们对“劳动创造幸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看见每一件瓷器背后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创新赋能显担当:青年智慧激活乡村文化

面对传统陶瓷产业转型难题,实践队发挥专业优势,提出“非遗+数字”解决方案。深入挖掘青花瓷非遗技艺精髓,打造出系列文创产品,让传统工艺“活”起来。与此同时积极搭建数字化营销体系,通过直播矩阵、社交媒体等多渠道推广,帮助乡村匠人突破地域限制,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乡村振兴是大思政课的广阔舞台,青年学子通过‘非遗+数字’的模式,既保护传统文化的根脉,又赋予其新时代的生命力。为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也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未来,团队将持续打造“非遗传承+思政教育”品牌项目,搭建校地协同育人平台,让青春在服务国家战略中闪光。

(南昌工学院:文;张涵燕、图;张涵燕、刘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