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方寸调度间 运筹帷幄保安全
发布时间:2025-07-04 14:59: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焦作车辆段检修车间的“神经中枢”——调度室,尚德凯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战地指挥官”,指挥着三百多名“战士”,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铁路货车的检修工作。三十年光阴流转,从青涩的制动钳工到运筹帷幄的车间调度,这位退伍军人、老党员用军人的刚毅与党员的赤诚,在货车检修的战场上,组织起一场场“生产会战”,攻克一个个“协调难题”,守护着铁路货车安全的“钢铁防线”。
破晓的“问诊者”
当城市尚在沉睡,凌晨五点的进车线已迎来尚德凯的身影。手电筒的光束划破了夜色,他像一位严谨的“列车医生”,俯身、查看、敲击、记录。车型车号、定检日期、锈蚀情况——这些冰冷的数字,在他的眼中是关乎安全的车辆“生命体征”。冬夜刺骨,手套与车体冻结粘连,他呵一口热气,笔尖不停;酷暑蒸腾,汗水在工装后背析出盐霜,他浑然不觉,“亲眼所见,方能精准‘开方’”这是他笃信的准则。当晨曦初露,工友们踏入车间,一份份详尽的车辆“诊疗计划”早已静候案头,上面清晰地标注着每辆车的“病灶”与施修方法。这份风雨无阻的坚守,源于他入职伊始镌刻心底的信条:列车调度工作,只有“零失误”,没有“差不多”。
困局中的“破壁人”
生产作业常有“硬骨头”,面对破损车集中检修、轮对供应短缺、多项改造同步进行的难题,尚德凯展现出调度员的智慧与担当,他通过总结生产规律,主持构建“检修进度实时共享系统”,通过运用技术创新,打破传统信息传递壁垒,有效解决生产难题。2024年“敞车门锁改造”初期,面对作业模式骤然改变、生产任务陡然增多的困境,他日均奔走两万余步,化身现场的“润滑剂”与“加速器”——疏通生产堵点5项,解决配件短缺问题13起,优化作业流程4次,最终,硬是将收工时间从深夜10点拉回正常的5点,啃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岁月中的“守护者”
在尚德凯的办公桌上,一摞摞“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的证书无声的彰显着过往的荣光,然而,他最珍视的却是深藏抽屉中的那本泛黄的笔记本,页页密布的典型故障分析总结,蕴藏着他从业三十载的经验,记录着一次次检修技术革新,彰显着一位老党员冲锋在前的无声誓言。年逾半百,他依然保持着清晨五点到岗的习惯,每当有人问他:“都干了三十年了,还这么拼图个啥?”,他总是习惯性的看向出车线上缓缓前行的列车,目光坚定:“调度员是安全生产的“守护者”,确保每辆车安全出厂,就是我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
从青春年少到两鬓微霜,尚德凯用三十年光阴诠释了什么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始终以调度室为堡垒,在方寸之地筑起一道守护铁路货车安全的“钢铁防线”。他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却始终坚持以实际行动,用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诠释着对铁路事业的忠心、用心、恒心。(焦作车辆段:王新杰、赵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