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蓝”高山助农抢收忙、“志愿红”绘就致富好丰景
发布时间:2025-07-07 10:04:5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六月的汉源,天气像是一个调皮任性的孩子,刚才还是烈日高悬,烤得大地发烫,转眼间,狂风裹挟着乌云滚滚而来,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落。在海拔2000多米的川西高山上,红得发紫的车厘子挂满枝头,宛如璀璨的宝石般镶嵌在翠绿的枝叶间,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近期气温高、阳光充足,山坡地里种的车厘子集中成熟,家里人手少,采摘不过来呢”“车厘子最怕雨水了,一沾水就会烂掉,还盼着今年有个好收成呢,这天气可愁死我了”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川西高山村口,71岁的龚朝华夫妇仰望着山坡上成熟的成片车厘子树林叹息道。“今年雨季来得早一些,如果不能及时抢收,这些辛苦栽培的车厘子将被雨水损坏,村民一年的心血就要付诸东流了。”村支书顾志勇背着竹篓走过来补充道。川西连绵起伏、地势陡峭的群山环绕,深山村民们世世代代守望的这片土地,车厘子成了他们生活的希望,是唯一的经济来源,每一颗饱满多汁的车厘子,都承载着村民们一年的辛勤付出与期盼,这本该是收获的喜悦场景,却让山区老村民们愁眉不展,山高路陡本就让日常耕种充满挑战,如今这般多变的天气,更是给采摘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老天爷的“任性”,让这份触手可及的收获充满了不确定性。
汉源项目党支部听闻村民的困境后,决心帮助老村民们抢在雨季前完成车厘子的采摘工作,迅速组织党团员志愿者成立充满热血与力量的助农抢收先锋队,带着“中交蓝”的担当和“志愿红”的热情,利用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间隙,背着背篓、提起竹篮,向着高山上的果园进发,一路上,山路崎岖蜿蜒,一侧是陡峭的悬崖,一侧是高耸的山体,脚下密布的石块松动,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手脚并用,但志愿者们没有丝毫畏惧,大家互相提醒、互相扶持,终于抵达了果园,望着漫山遍野沉甸甸的车厘子,大家顾不上一路的疲惫,立刻投入到紧张的采摘工作中。
党员志愿者孙科身手敏捷,迅速爬上梯子,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高处的车厘子,他一边采摘,一边耐心地向身旁的年轻小伙传授采摘技巧:“手要轻,捏住果梗,轻轻一拽,车厘子就摘下来了,这样既能保证车厘子品质,又不会伤到树枝。”在他的示范下,大家很快掌握了要领,动作愈发熟练起来,采摘效率不断提升。
平日在办公室奋战的女志愿者们也毫不逊色,她们提着篮子,穿梭在果树间,仔细地挑选着成熟的果实,尽管山地狭窄,频繁弯腰起身工作不便,但她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刘天兰笑着说:“采摘工作是辛苦是累,但是能帮村民致富,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
采摘中,志愿者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分成采摘组、搬运组和分拣组,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在炎炎烈日下,志愿者们的衣服被汗水湿透,但他们没有丝毫抱怨,依然干劲十足。
经过几天的连续奋战,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龚朝华夫妇家的十多亩约2000多斤高山车厘子顺利完成抢收并及时售卖,龚大爷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紧紧握住志愿者们的手,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帮忙,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通过开展助农抢收活动,汉源项目党团员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不仅帮助项目驻地山区老村民解决了燃眉之急,也让“中交蓝”品牌形象在乡村山野间更加深入人心,下一步,汉源项目将继续秉持初心,“志愿红”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温暖力量,为川西山村绽放致富光彩,合力绘就更加绚丽“好丰景”。(唐洁、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