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数字赋能”福建金山学子激活非遗,传承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7-07 10:25:0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金小狮”智启莆乡实践队走进莆田工艺美术城,开启“非遗+直播”数字赋能非遗传承的创新实践之旅。此次实践活动,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既为传统工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活力,也彰显了青年学子以创新思维推动非遗保护传承的责任担当。

科技赋能:让千年技艺“活”起来

在莆田工艺美术城的木雕工坊内,实践队架起高清直播设备,将木雕大师的精湛技艺实时呈现给观众。镜头聚焦之下,雕刻师傅手中的刻刀在黄杨木上翻飞,木屑纷飞间,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渐次成形,方寸木坯化作生机盎然的立体画卷。为让观众深度领略非遗魅力,实践队创新打造“工艺解密”沉浸式直播环节借助微距镜头,将匠人运刀时“以刀代笔”的细腻力道分解展示。将“精微透雕”的神奇技法呈现在观众面前。

图为非遗工匠为网友讲解木雕创作过程

图为实践队实时直播非遗木雕雕刻

文化解读:讲好每件作品背后的故事

在直播间内,实践队队员化身文化使者,与非遗工匠并肩而立,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将木雕作品背后的文化密码娓娓道来。队员深度挖掘妈祖文化、闽中民俗等在地文化基因,从渔民信仰到节庆习俗,将抽象的文化符号转化为鲜活故事。冰冷的木雕在文化叙事中焕发新生,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乡土与世界的情感纽带。

图为实践队同非遗工匠为网友介绍莆田木雕的历史与蕴意

创新营销:开辟非遗传承新路径

实践团队大胆创新,将传统木雕与现代生活场景紧密结合,推出“书房雅器”“茶道伴侣”等系列主题直播,让非遗工艺更贴近当代人的审美需求。通过设置“大师定制”“非遗体验”等特色环节,有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数据显示,系列直播累计曝光人数突破3万人次。成功为非遗产品开拓出年轻化、生活化的市场路径,让千年木雕技艺在数字浪潮中重焕生机。

实践队成员在线直播介绍非遗沉香产品

图为实践队在小刀会艺雕阁非遗木雕展合影

虽然此次直播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实践队并未满足于此,而是锚定了更高目标。他们将继续深化“云上非遗”的非遗传承与发展方式,推动建立“直播带货+文旅体验”的多元产业生态。为实现了传统文化价值的现代化转化,探索出一条“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文:陈弘力、陈俊峰、张婧涵、图:张怡晨、胡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