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纪律之尺”丈量“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07 11:00: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纪律之尺”有着精准的刻度,进一尺,可能坠入“万丈深渊”;退一尺,方能拥抱“海阔天空”。从童年规矩到党旗下的誓言,从岗位履职到家风传承,“纪律之尺”始终如影随形,在成长的每一个坐标点上,毫厘不差丈量公与私的边界、校准是与非的方向,成为镌刻在血脉里的生命底色。

儿时规矩,以纪律之尺为成长之路划定“行为规则”。旧屋里的外婆总握着一把“权威之尺”,诸如:落座不语、筷子不立、夹菜不拣、饭不掉地、碗不剩饭……这些曾让孩童时期的我“如坐针毡”、谨小慎微的“规矩”,是纪律意识的启蒙课。外婆紧盯的目光精准丈量着生活的细节,让随性散漫在约束中收敛,让敬畏之心在规范中生根,是我“扣好第一粒扣子”的起点。也让我懂得,纪律规矩不是一时一事的“循规蹈矩”,而是一生一世的行为规则。如今回望,那些童年时“害怕”的刻度,早已化作思想的“校准器”,时刻提醒着我,把纪律规矩浸润在生活的点滴中,方能在成长路上行得正、走得稳。

入党誓言,以纪律之尺为信仰之路镌刻“初心密码”。“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严守党的纪律……”党旗下铿锵的誓言里镌刻的“纪律规矩”是信仰之路的“航向”。对共产党人而言,纪律是刻进灵魂的“誓言”,更是矢志不渝的“初心”;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思想自觉,更是“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自律坚守。从那天起,纪律之尺从“外在约束”变成了“内在自觉”,它时刻提醒着我以纪律校准思想偏差,以规矩打磨担当成色,这把“尺子”丈量着从“组织入党”到“思想入党”的信仰之路,让“严守纪律”从一句誓言、一句承诺变成一辈子践行的行动自觉。

岗位履职,以纪律之尺为奋斗之路披上“护佑铠甲”。“纪律就像身上的衣服,穿久了会松,得时不时紧一紧。”老纪检的告诫成了我常响耳畔的警钟。在整理警示教育案例素材时,忏悔录里提到“纪律散了,人生就塌了,现在再看到纪律二字,总觉得有根刺扎在心里。”对“案中人”来说,这刺是悔不当初的绝望、更是痛彻心扉后,才懂得纪律是护佑人生的“铠甲”。对我来说,这把“纪律之尺”丈量的是义与利的抉择,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既要勇于担当“风霜之刃”,也要忍受“清苦孤独”,在监督执纪时不越“人情关”、调查处置时不碰“利益线”,在围猎诱惑面前守住“底线”、风高浪急时筑牢“防线”,让“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担当底色永不褪色。

家风传承,以纪律之尺为前行之路奠定“坚实路基”。“不是自己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要”“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当孩子在亲子家风故事中脱口而出这样的话语时,日常言传身教的“纪律之尺”早已化作家风传承的“精神密码”,悄然潜入孩子心中。从餐桌礼仪到做人准则,从个人修养到家风培育,纪律之尺丈量的不仅是个人成长,更在代际传递中成为无声的“爱的教育”,它用孩子的行为告诉我们,纪律的温度不仅是约束,更在于以“清白传家”的理念滋养下一代,让规矩意识成为成长路上最坚实的路基。

唯有让纪律之尺紧贴初心、丈量言行,方能在成长路上行稳致远。(玉溪市纪委监委: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