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让安全教育"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5-07-07 14:25:0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请将消防设备名称翻译成阿拉伯语”“找出对应的交通标识”“在图中标出安全隐患”——这些别开生面的考题,来自浙江外国语学院近日举办的安全趣味活动。通过将专业知识与趣味活动相结合,该校让安全教育焕发新活力。这场趣味活动,是浙江外国语学院系统推进安全素养培育的缩影。长期以来,学校不仅将安全素养培育视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更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基因。
近年来,浙外创新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安全素养培育体系。2021年起,学校引入生命教育理念,打破传统说教模式,打造沉浸式安全教育新体验。从“阿sir访谈”,到开学季的“安全红包”;从面向全体新生的安全测评,到虚拟仿真实验,安全教育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校园生活。
在技能培养方面,学校每年组织900多名教职工和近万名学生参加“灭火逃生+心肺复苏”双技能培训。通过“灭火接力”“反诈同盟”等特色活动,让安全技能训练变得生动有趣。
目前,校内已构建起校警驿站、消控室、巡逻队、医务队协同机制,形成3分钟到场、5分钟疏散、8分钟救援的标准化应急响应体系,定期开展全要素演练。同时,学校也通过“无人机巡防+AI预警+地面联动”等技术,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响应进行全流程模拟推演,确保应急体系动态适应安全挑战。校警驿站平台也整合多方资源,形成"校警-辅导员-学生骨干"三级联动,打造校园安全治理新格局。
经过实践检验,这套模式成效显著:师生安全技能培训参与率达100%,学校获评2024年度全省消防宣传“五进”工作先进单位,电动自行车整治成果成为区域治理标杆。(金玉荣、高瑜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