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新事:通远创想小镇,让日子长出幸福枝桠
发布时间:2025-07-07 15:12:1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推开窗,是亮堂堂的学校;走几步,是气派的大场馆;连脚下的路,都平展展地通到心坎上!咱通远人,如今的日子是真有奔头!”站在自家田园社区敞亮的阳台上,70岁的吴感谢望着楼下嬉闹的孙辈和崭新的街景,笑容里满是藏不住的甜。
吴感谢口中的“奔头”,正是西安市高陵区通远创想小镇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片由中建方程西北分公司精心耕耘的热土,历经数载建设,已从蓝图蝶变为地方百姓触手可及的幸福日常,滋养着像吴感谢这样数千名老街坊的新生活。
新居新校,稳稳托起“安居梦”
吴感谢最深的念想,绕不过孙子的未来。
曾经村小简陋,娃们求学路远。如今,几步之遥的创想中学书声琅琅,1800个学位稳稳托起了通远下一代的梦想。“以前上学要过沟爬坡,现在娃抬脚就到!看这教学楼多气派,操场多大,娃娃们跑得欢实,学得也带劲!”吴感谢语气里满是沉甸甸的踏实。崭新的校舍,成了创想小镇清晨最蓬勃的风景。
承载着吴感谢一家安居梦的,是拔地而起的田园社区。由中建方程西北分公司配套建设的田园社区项目,分DK1、DK2两片区域,总占地面积约110亩,共建设11栋高层住宅、1698套房间。配套设施包括商业网点、社区服务管理、文化休闲活动、市政环卫等,并配建9班幼儿园1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所,属于泛公园化的高品质居住社区。
2024年8月,项目周边村民陆续回迁,近600户像吴感谢一样的回迁村民,告别了“面朝黄土”的旧光景,在窗明几净的新楼里,稳稳扎下了新生活的根。
“以前的老屋,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现在好了,厨房亮堂,厕所干净,小区里花花草草,老姐妹们唠嗑也有了好去处。”张小宁抚摸着光滑的窗台,感慨万千。
活力脉动,家门口的“盛会客厅”
“奶奶快看,电视里那个扣篮的地方,就是咱体育馆!”孙子兴奋地指着电视新闻喊道。
张小宁记得清楚,如今高陵区最热闹的“会客厅”——体育馆及全民健身中心,几年前还是片荒地。自2023年11月试开放以来,这里俨然成了活力之源。省级男篮城际联赛的激烈对抗,“泾渭芳华杯”乒乓球赛的银球飞舞,高陵区两会的庄重声音……40余场省市区重大会议和赛事在此轮番上演,将小镇的名片擦得铮亮。
“以前哪见过这阵仗?锃亮的地板,高高的穹顶,娃娃们在里面跑跳训练,四周都是喝彩声!”张小宁常带孙子去看训练,体育馆里鼎沸的人声和蓬勃的朝气,让她真切感受到小镇强劲跳动的脉搏。这恢宏的建筑,不仅承办赛事,更成了高陵人强身健体、享受文化盛宴的新地标。
紧邻体育馆的运动员招待所和会议中心,则是另一番繁忙景象。270间舒适客房、现代化会议厅,自2023年底试运行便成为区域服务新标杆。“餐饮、购物、住宿等功能一应俱全,目的就是为了打造时尚生活高地,形成区域文化休闲新中心。”中建方程西北分公司方雪杰介绍说。
据了解,通远创想小镇PPP项目占地面积3143.6亩。项目由中建方程投资、建设、运营,包括土地整理、安置区及配套建设、文体中心、游客服务中心与文创空间、田园综合体、基础设施六个板块。其中,高陵文体中心项目地处高陵区通远街道核心区,是高陵承接西安“北跨”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目前渭北区域建设规模最大、业态最为丰富的文化体育综合中心。
傍晚,张小宁和老邻居们在散步时,常望着运动员招待所明亮的灯火感慨:这里不仅服务着四方宾朋,更点亮了小镇对外展示的窗口。
阡陌通途,编织“稳稳的幸福”网
“过去赶个集,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腿泥。现在?推着小车去买菜,平平稳稳,心里头那个敞亮!”
常波对小镇里“长”出来的四条市政新路——经一路、经二路、纬二路、纬三路赞不绝口。总长2.6公里的市政道路,如同四通八达的幸福网,将创想小镇学校、社区、场馆、招待所紧密相连,让地方群众彻底告别了“行路难”。
经二路最早在2019年便已通车,如同小镇发展的“先行者”。随后,纬二路、纬三路、经一路在2023年相继竣工投用。崭新的柏油路平坦宽阔,路标清晰,路灯明亮,不仅方便了像常波这样的居民日常出行,更畅通了小镇发展的“任督二脉”,让繁华与便利触手可及。
通远创想小镇的嬗变,远非钢筋水泥的简单堆砌。当中建方程的建设者们在图纸上落下第一笔,便注定这是一场关于幸福家园的深情耕耘。从体育馆内震天的欢呼,到校园里琅琅的书声;从招待所飘散的饭菜香气,到社区广场温馨的家长里短;从平坦大道上穿梭的车流,到张小宁们映在窗棂上的满足笑靥——小镇的每一寸肌理,都浸润着普通人可感可触的温暖与希望。
张小宁的窗前,又一年夏花正盛。她望着孙儿奔向学校的背影,也望向小镇更远的未来。这片土地的故事,终将超越砖瓦的堆叠,在千万个如她一般的笑脸上,生长出属于新时代的幸福年轮。(文/侯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