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落地生根,实践见证担当

发布时间:2025-07-07 15:21:4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怀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侗乡语桥·化材青年志愿服务队”奔赴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以教育帮扶、科学普及、社会调研等为抓手,扎实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青春实干回应时代召唤。

精心谋划部署,汇聚服务合力

团队自组建之初即高度重视前期策划与实地匹配。围绕牙屯堡镇“人口老龄化显著”“政策普及程度不均”等基层实际,队伍在怀化学院化学材料工程学院侗乡语桥·化材青年服务队指导老师陆垚带领下,召开数次方案会,从教育资源匹配到实验内容编排、从调研提纲制定到物资设备准备,力求每一个环节精准对接乡村需求。启动仪式当天,志愿者全员整装出发,带着“知行合一,服务为本”的初心,走进侗乡沃土,开启为期七天的沉浸式实践。

图为团队成员与小学孩子们合照。曹靖供图

推进科教融合,提升教学实效

科教助学是本次三下乡活动的重要板块。团队围绕“科学启蒙”和“语言表达”两条主线,先后为牙屯堡中学师生带来多场主题教学活动。

在趣味实验课堂中,志愿者精心设计“白昼流星”“火山喷发”“掌中火焰”等视觉冲击强、知识承载重的化学项目。通过酚酞与硫酸铜的显色变化,孩子们第一次看见“化学”在试管中流动;火山喷发模型引发了对自然力量的惊叹;而掌中火焰在“3、2、1”倒数中腾起一团蓝光,将课堂气氛推至高潮。互动中,学生们积极提问,反馈热烈,真正实现了“用科学点燃梦想”。

语言推广方面,队伍开展“普通话推广课”,以朗读、对话、绕口令等方式矫正发音习惯,增强语言自信,为提升民族地区青少年的语言表达能力贡献专业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帮助老年人养老保险资格认证。李泓徽供图

深入群众调研,摸清基层实情

调研走访是贴近民意的重要途径。志愿队员分小组开展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围绕“政府政策满意度”“养老服务覆盖情况”“生活幸福感提升程度”及“对青年志愿服务的接受度”等主题展开交流。队员们步入村组农户,与村民围炉夜谈,倾听一线心声。村民们普遍表达出对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医保政策、教育资源改善的肯定,也希望能有更多高校力量深入一线。

此外,团队还协助完成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养老保险资格认证400余人次,面对面帮助老人完成操作,为村级社保数据更新提供技术保障。志愿者将知识转化为力量,将服务送达群众,用一次次操作、一句句解释赢得了村民的理解与信任。

投身田间劳动,践行知行统一

除了教学与调研,队伍还前往大戊梁果园生态基地开展志愿劳动。志愿者们头顶烈日,手握锄草工具,在果林间来回穿梭。挥洒的不仅是汗水,更是对土地的尊重与劳动的敬畏。通过与农户协同作业,队员们了解了水果栽培周期、除草技术与林下经济的实际状况,体会到乡村产业振兴的艰辛与希望。

厚植青春信仰,凝聚前行力量

这场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不仅是知识的输出与服务的交付,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与责任的沉淀。在与村民的交往中,志愿者看见了时代变迁下的真实乡村;在课堂的互动中,感受到了教育公平的意义;在汗水与笑声交织的实践中,体会到了青年一代肩负的使命。

群众在哪里,青年就在哪里;国家的需要在哪里,青年的担当就在哪里。怀化学院侗乡语桥·化材青年志愿服务队将继续以赤诚之心、笃行之志,奔赴更多需要的地方,将青春镌刻在祖国最广袤的土地上。(怀化学院:田源、曹靖、陆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