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多元服务绘就基层文明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10 10:20:2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江西萍乡上栗县上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多元服务模式串联起老幼关怀、教育扶持、文明治理等民生场景。这些实践站紧扣群众需求,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将文明实践融入日常生活,打造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基层文明建设样本,让文明之风吹拂每一个角落。

“一站式”服务:构筑全龄友好家园

走进滨河社区实践站,每日11小时不间断服务充满人文关怀。为破解暑期“看护难”,社区推出“学业辅导+禁毒教育 +兴趣拓展”托管班,吸引众多家庭参与。

在禁毒教育专区,孩子们通过AI互动了解毒品伪装;篮球场里,专业教练指导的训练让孩子挥洒汗水;书法绘画课堂激发艺术灵感。“孙子上课,我和老伙计下棋,社区真是方便!”张大爷的话道出居民心声。随着暑期托管班开班,文明实践站从早到晚热闹非凡,老人休闲娱乐、孩子学习成长,催生出“爷孙同享社区服务”的温馨场景,“一站式”服务让社区成为全龄友好的温馨家园。

西顺社区实践站聚焦特殊群体,与县心理服务中心共建“童心港湾”,通过游戏互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一位家长反馈:“孩子从内向变得愿意分享了。”

“本土力量驱动”:乡村治理焕新活力

在新建村,乡贤李先茶累计为小学捐赠13万元,从课桌椅、教学设备到图书资料,极大改善了教育条件。教育促进会和人才长廊平台,构建“捐资助学—人才激励—文化传承”良性循环体系:设立奖助学金、表彰优秀学子,激励更多孩子努力学习;人才长廊展示村里优秀人才事迹,为孩子们树立榜样。近年来,村里考上本科以上院校的学生数量逐年上升,为乡村未来注入活力。

文明治理中,新建村创新“党建+积分”机制,通过屋场贴心会将“门前五包”纳入考核。村民们主动投身环境整治,清理房前屋后杂物、美化家园,积极参与稻螺鱼综合种养基地等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曾经的落后村庄如今蜕变为“全国文明村”,成为乡村振兴典范。

“文化浸润”:让文明实践触手可及

文化活动是实践站的重要载体。在滨河社区,每逢传统节日,书法爱好者现场挥毫,为居民书写祝福;博物馆文化体验活动也深受喜爱,居民们走进博物馆了解家乡发展变迁,增强文化认同感。新建村组建龙舟队、广场舞队,端午节龙舟竞渡吸引游客,广场舞队登上县春晚舞台。

西顺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参与“美化环境”行动,清理卫生死角、种植花草,还举办红色故事分享会,让文明理念融入生活。

“智慧养老”:树立县域服务标杆

在上栗镇民生服务版图中,养老服务创新实践亮点纷呈。滨河社区以“智慧+温情”模式打造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清晨,近50位老人陆续来到实践站,或围坐棋牌桌展开智慧博弈,楚河汉界间欢声笑语不断;或沉浸在书香世界,享受悠闲的独处时光。

社区投入180万元打造智慧社区综合治理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抓取老年人生活动态,为独居老人建立防火和紧急救援网络,为有需求老人进行住房适老化改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14个小区10个网格,定期入户探访独居、空巢老人。社区老协办公室与太极气功队、舞蹈队等文体团队,让老年人精神生活有了展示舞台,其中太极气功队两次荣获全省优秀健身气功活动站点荣誉。

南北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当地首家集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于一体的标准化社区嵌入式服务中心,以公建民营模式成为县域养老新标杆,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实时追踪老人健康。

从社区到乡村,上栗镇实践站践行“凝聚群众、以文化人”的使命。正如一位老人所说:“这里是心灵的归属,让我们感受到文明的力量。”未来,随着城乡文明实践深度融合,上栗镇将持续书写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孙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