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领梦者·星火”实践团以专业体育课程赋能乡村儿童成长
发布时间:2025-07-10 16:06:4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7月7日,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领梦者·星火”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邵阳市洞口县竹市镇中心小学,依托体育教育专业优势,为孩子们带来涵盖啦啦操、乒乓球、篮球、武术、羽毛球等多门类的特色体育课程。在湖南省即将迎来第十六届全运会的热潮中,实践团以“专业+情怀”为底色,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乡村教育的实践,用体育的力量为基层孩子打开多元成长窗口,以实际行动呼应“体育强国”“教育强国”战略。
趣味教学设计:让运动从“要我练”变“我要练”
实践团成员均为体育专业大一、大二学生,课程设计紧扣“趣味化、科学化、专业化”原则,将运动技能教学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深度融合。
(实践团啦啦操教学场景。蓝浩东供图)
在啦啦操课堂上,成员们创新采用“游戏化教学法”,通过“节奏拍手操”(结合音乐节拍练习肢体协调)等趣味环节,快速调动学生积极性。“原本担心孩子们觉得啦啦操‘太女生’,没想到游戏一玩,连看着腼腆的小男生都抢着当‘领队’。”实践团成员曾优美介绍,课程特别融入“团队协作积分制”,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集体荣誉”的意义。
(实践团指导乒乓球教学场景。蓝浩东供图)
乒乓球课上,成员们结合运动训练学理论,从“握拍姿势矫正”“颠球稳定性训练”入手,逐步过渡到“正手攻球转体挥拍”技术要领讲解。“很多孩子之前没摸过专业球拍,我们就用‘分解教学法’——先练手腕发力,再练脚步移动,最后两人一组对攻。”成员刘苏亚表示,“看到他们从‘挥空拍’到‘连续对攻’,特别有成就感。”
专业技能输出:把“课堂所学”变成“孩子所得”
作为体育专业学生,实践团成员将大学课堂的知识转化为乡村课堂的“实用工具”。
(篮球课程开展。蓝浩东供图)
篮球课上,针对小学生身体发育特点,成员们重点强化“运球重心控制”“投篮手型规范”等基础技能。“我们设计了‘绕桩运球’‘定点接力投篮’等环节,既符合儿童趣味需求,又能针对性提升技术。”成员刘彦坤说,“很多孩子第一次知道‘压腕拨指’是投篮命中的关键,课后还追着问‘怎么练得更准’。”
(武术冲拳教学场景。蓝浩东供图)
武术课则融入传统文化传承与体育精神培养。成员们从“长拳基础掌型(柳叶掌、八字掌)”“冲拳发力顺序(腿-腰-肩-拳)”等细节教起,结合“抱拳礼”“武术谚语”讲解武德内涵。“孩子们学得特别认真,有个小女生说‘原来武术不只是打拳,更是讲礼貌、练毅力的功夫’。”成员周一飞说,“看到他们挺直腰板打拳的样子,像极了小武者。”
(羽毛球转拍练习。蓝浩东供图)
羽毛球课以“握拍纠正+实战应用”为核心。成员们发现,乡村孩子普遍存在“握拍过紧”“挥拍方向偏差”等问题,便通过“对墙击球”(练习挥拍轨迹)等趣味方法解决。课程尾声的小型对抗赛中,孩子们从“乱打一气”逐渐学会“发高远球”“网前小球”,现场欢呼声不断。
体育赋能成长:从“一堂课”到“一种生活方式”
此次系列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基础运动技能,更在他们心中埋下了“爱运动、会运动”的种子。“现在每天都想和同学约着打乒乓球。”五年级学生唐梓瑶的话,道出了许多孩子的心声。竹市镇中心小学体育老师肖天祥表示:“实践团带来的不仅是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更是‘以体育人’的新理念——让运动成为孩子成长的‘刚需’。”
“体育强国,教育先行;教育强国,乡村必兴。”实践团队长王宁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类实践,让更多乡村孩子接触专业体育、爱上体育运动,未来无论是成为‘体育爱好者’还是‘健康生活践行者’,都能在运动中获得终身受益的力量。”(曾优美、汤靖涵、周一飞、冯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