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公务员平时考核“变味走样”

发布时间:2025-07-10 16:06:4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建立公务员平时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强公务员日常管理监督,激励担当作为,但实践中仍存在思想认识有偏差、考核重形式轻质效、指标体系不科学、“考用脱节”等问题,应从强化思想引领、完善评价体系、强化结果运用等方面入手,加快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事创业氛围。

以思想认识为考核引路。过去,对公务员的考核基本上是年终进行一次打分,搞一次民主测评,考核存在凭印象拉关系、干与不干没差别、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无影响的情况。因此,平时考核成了加强公务员日常管理监督的现实需要。要充分认识到抓平时考核就是抓队伍建设管理,是为了保障各项工作任务得到更高效的落实,平时考核为年度考核提供了依据,有利于提高公务员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公务员平时考核是年度考核及人事管理的重要依据,要坚决摒弃形式主义、“老好人”思想,避免平时考核沦为“认认真真走过场”,更要纠正平时考核是“添乱”的认识偏差,切实将干部的精力引导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提升本领、服务群众上来。

用科学评价为考核定标。一些平时考核偏离了“轨道”,为“考”而“考”,不仅不能正确反映干部实绩,反而影响干部干事积极性。要精准设置考核评价指标,加强政治“首考”,把紧把严政治标准这个“硬杠杠”。要突出岗位职责与工作实效,坚持干什么考什么,应根据部门职能、岗位性质、层级特点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的考核评价指标‌,做到可量化、可核查、可比较。对于难以量化的,要树牢实干导向,围绕干部做了什么、效果如何进行评价,突出完成重点任务、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工作质效的具体表现,避免“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

优化流程为考核提效。要优化考核程序、简化工作流程,灵活运用信息化手段或专用考核系统,减少不必要的纸质报表和重复填报,可借鉴浙江省实行的“日志式”记实管理办法,对公务员每日(周)工作情况及时、如实地记录反馈,主管领导平时加强沟通和督促指导,避免年终突击“算总账”。谁来考核、谁来评价是公务员平时考核的关键,实践中考核者多为单位领导、同事,可能存在权力过大少数人说了算、“好人缘”优势的问题,或者出现让“优秀”轮流坐庄的现象,无法准确甄别实干者,可引入第三方参与公务员平时考核,敞开大门由群众和服务对象进行评价,变“领导说了算”为“群众说了算”,让群众的满意度成为平时考核的“成绩单”。

强化结果运用为考核造势。合理运用考核结果才能真正实现“以考促干”的目标,要树立“干得好考得好,考得好用得好”的鲜明导向,将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绩效奖金分配、教育培训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对连续考核优秀、表现突出的干部,要优先考虑晋升和褒奖,对考核较差、不胜任现职的,要及时提醒、约谈、调整,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让干部切实感受到考核的价值和力量,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同时,要强化反馈整改,不仅反馈评价结果,也要反馈公务员突出表现、存在问题及整改方向,更好地为干部指明干事方向。(西畴县纪委监委:丁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