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联帮”解锁县域治理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0 16:06:4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郡县治,天下安。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枢纽,县域治理效能直接关乎发展根基稳固与民生福祉提升。面对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梗阻、干群关系疏离、市场主体活力待激发等共性难题,“深联帮”工作法以“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帮扶企业”为核心要义,提供了一套系统破解治理困境的实践路径。
根系深扎,在基层一线筑牢善治根基。治理的活力源于基层,难题的破解重在深入。“深联帮”首先推动治理力量沉入一线、扎根基层。政策宣讲扎根乡土,县乡领导干部定期下沉村寨,运用方言开展“微宣讲”,借力本土资源转化政策为“乡土语言”;“田秀才”宣讲队活跃田间院坝,打造流动讲堂,确保政策入脑入心。问题调研直抵末梢,干部足迹覆盖所有乡镇自然村,聚焦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建立“一村一档”动态台账,定期组织“工作回头看”,以“解剖麻雀”的精准识别发展堵点,力促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依据。矛盾化解关口前移,严格落实领导包案下访,每月下沉矛盾集中地现场办公,推广“三访三化三抓”等机制,对婚恋、土地等易发纠纷提前介入、源头化解,将风险消除于萌芽。
情怀浸润,于服务群众中彰显为民初心。民心所向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根本的追求。“深联帮”的核心在于将为民情怀转化为可感可及的惠民实效。聚焦民生急难愁盼,紧扣省级部署,重点推进农村饮水提质、养老服务升级等工程,将群众“小事”当作“心头大事”;实施“家门口就业”计划,新建乡村就业车间,促进劳动力就近转移,解决“挣钱顾家两不误”需求。巩固脱贫成果,对重点人群实施“一对一”动态监测,严防规模性返贫;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和美乡村,培育特色农业品牌,深化“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带动稳定增收。推行“三必到四必访”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网格员作用,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自治载体,凝聚治理合力,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活水涌流,在优化环境中激发市场动能。营商环境是发展的晴雨表,更是区域竞争力的生命线。“深联帮”致力于以一流环境激活市场主体活力。精准招商做强产业支撑,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引进优质项目,通过梯度化政策扶持推动市场主体提质增量,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共生的良好生态。优化服务破解企业难题,推行“一企一专班”机制,对企业反映的用地、用工等核心需求实行清单化管理、闭环式解决;设立“企业服务日”,落实“帮办代办”提供全周期跟踪服务,让“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落实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全面梳理减税降费政策开通“政策直通车”精准推送确保应享尽享,建立涉企收费“负面清单”并开展专项整治清理不合理负担,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专注发展。
“深联帮”既是破解治理难题的系统方法,也是锤炼干部作风的实践熔炉,广大干部当秉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和“今天再晚也是早”的效率意识,将“深”的调研韧劲、“联”的服务温度、“帮”的实干成效,融入每一项决策和日常实践,在躬身笃行中不断探索县域治理现代化的崭新篇章,为强国复兴夯实根基。(马关县纪委监委: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