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夏战高温 全力以赴保运输
发布时间:2025-07-11 09:50:0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七月的热浪炙烤着矿区,地表温度直逼40℃。在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矿山机电检修公司108T车间厂房外,自卸车的轰鸣声中伴随着滚滚热浪,设备周围温度更是高达55℃,钳工五班班长冯旭抹了把糊住视线的汗水,工装后背早已结出盐霜。“左前轮轴承异响并且过热预警!65号自卸车必须立即停运检修!”对讲机里的急报,拉开了这场与高温赛跑的运输保卫战序幕。
烈日下的“急诊室”
午后1点的室外检修台位像个蒸笼。机械技术员史学通带领班组蜷缩在自卸车底,液压管爆裂喷出的油瞬间浸透手套。“这是今天第三台‘中暑’的矿用自卸车,液压系统频繁卸荷,等不到夜间作业了!”史学通迅速将扳手卡在油管卡子的螺栓上,用力地扭动着,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滚落,滴在满是灰尘的工作服上。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被烈日点燃,烤得人喘不过气。可大家顾不上这些,一心只想尽快修复设备,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在他们专注的神情中,透着一股绝不放弃、战胜困难的坚毅。
“把脉问诊”的智慧
“不能只当救火队员!”车间副主任李书博翻出设备档案。去年此时,因设备油温高导致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的泵芯故障占30%。今年他们创新推行“三早”机制:早预警:在系统来油管加装智能流量传感器报警装置,驾驶室加装自动报警传感器,让设备司机第一时间反馈故障来源;早干预:对该车间承修58辆自卸车分级建档,老旧设备每日“体检”关键部件;早储备:建立“高温易损件清单”,提前备货卸荷阀、先导阀、耐高温密封圈等配件。这套组合拳让故障响应时间缩短40%,老司机们笑称:“现在车子‘上火’,检修班比咱们还先知道!”
傍晚的“大修手术”
“夜间27℃也算是这几天的‘低温’了!”晚上8点,钳工一班班长齐征权带领着班组兄弟们,已经连续加班一个多星期。为了能让大修的设备能够尽早恢复作业,他们正专注地对电61自卸车的驾驶室进行安装。此次大修,项目繁多,涵盖设备大梁重新换板焊接,后桥总成、驾驶室、电气柜、整流柜等大总成件的更换。
7月7日晚,焊工刘超完成新安装液压油箱防火板的焊接工作。月光洒落,他的护目镜泛着幽蓝的光,刘超不禁感慨:“咱这焊花,可比星空亮堂!”历经连续一周的夜以继日,这台停机近45天的大修“老爷车”,终于即将重焕生机。整修后,单台运力预计提升20%。
汗水浇筑的运输线
自七月起,这支兢兢业业的检修团队便全身心投入工作,累计完成设备抢修达93台次,开展预防性维护项目超200项。当满载着煤岩的车队,如巨龙般轰隆作响地沿着矿山公路前行,陆续抵达各个煤岩破碎站时,对讲机里骤然传来调度室激动的欢呼:“昨日运量成功突破7万吨,创下暑运以来的最高纪录!”车间调度王天天听闻此讯,拿起半瓶矿泉水一饮而尽,随后在检修日志上郑重写下:“35℃高温下,昨天夜班设备实现零停机——这场与高温的艰苦鏖战,值了!”
他们的故事,没有扣人心弦的惊险瞬间,只有扳手上的余温、工作服上斑斑的油迹,以及深深扎根心底、誓要让运输动脉永不停歇的执着。这些满身油污的检修工,正用钢铁般的意志守护着能源命脉的每一次脉动。(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矿山机电检修公司:王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