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城市“言值力”:滨江解锁“语言密码”驱动杭州文明升级
发布时间:2025-07-11 16:13:5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蝉鸣盛夏,文明之语如清泉浸润滨江。近日,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水电社区的一场关于语言艺术的盛会——“文明之声·礼润滨江”言之道亮点展示活动在杭州高级中学附属滨江中学举行。活动以“言语有光”为核心,作为“‘滨滨’有礼”城市文明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言之道”聚焦“培育礼貌友善用语的社交生态”,通过真实案例、艺术演绎和互动签约等形式,展示滨江区通过语言艺术化解人际矛盾,提升城市文明温度的新实践。
创新实践:让语言艺术融入生活,成为城市文明的“新基建”
作为“滨滨有礼”有礼之道六大实践赛道的重要一环,言之道聚焦“言语有光”的文明力量,通过“三个转变”实现创新突破:变“语言冲突”为“文明对话”、变“个人修养”为“社区公约”、变“传统说教”为“沉浸体验”。
首个社区级
“调解语言实验室”亮相
水电社区调解员顾苘女士现场开展语言调解实验:一对夫妻因孩子教育问题争吵不休,妻子抱怨丈夫“天天不回家”,丈夫则指责妻子“小题大做”。顾苘通过“我注意到……我感到……因为我需要......你是否愿意”的“事实、感受、需求、请求”四步沟通技巧,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让争执化为理解。她说:“调解不是评判对错,而是用语言搭建理解的桥梁。”活动现场,三位优秀调解员被授予“金牌调解员”证书,表彰她们以语言艺术守护社区和谐的贡献。后续滨江区还将通过VR技术还原典型矛盾场景,居民可沉浸式体验“一句话化解冲突”的实践技巧。
基层共治创新:
外卖小哥与物业的文明之约
小品《门里门外》以一场送药冲突为切入点,展现了保安王叔从“严守规则”到“灵活变通”的转变。当外卖员小李喊出“人命关天”,王叔回应“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时,现场观众无不动容。这一真实案例促成了滨江区《外卖员——物业文明友好公约》的签署,公约明确:紧急情况开辟“绿色通道”、日常配送规范文明用语、建立定期沟通机制等。这一创新实践,不仅破解了城市“最后一百米”的服务难题,更成为杭州市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典型范例。
原创歌曲《言语有光》:
邻里传唱的文明交响曲
以水电社区为样本的原创歌曲《言语有光》在活动中首发,歌曲将日常文明用语谱写成动人旋律。“你好”推开清晨的门,唱出邻里问候的温暖;“谢谢”在空气里生根,传递感恩的力量;“对不起”化开误解的云,展现宽容的城市胸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歌曲由社区合唱团演绎,居民们用乡音乡情传唱文明理念。这种“居民唱给居民听”的方式,让文明用语在邻里间自然流淌,成为滨江接地气的文明传播方式。
老兵新传:
一位退伍军人的“语言纪律”
退役军人王树江手持军功章,讲述了军人素养的文明转化,他将部队的严谨作风融入社区生活:“战场上,语言是命令;生活中,语言是尊重。两者同样需要严谨与担当。”
他的故事展现了特殊群体的示范作用,以退伍不褪色的精神传承城市文明,为城市文明建设注入了“军人气质”的榜样力量。
童言有礼:
播种城市文明的未来
在滨江区“言之道”活动的校园现场,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明启蒙课正在上演。
孩子们通过“击倒不文明”保龄球游戏,用绣球击倒写有粗话的瓶柱;在“礼仪跳房子”区域,跳一格表演一幕文明小话剧;非遗传承人带领孩子们将“您好”“谢谢”等文明用语编织进传统手工艺品中。这些看似简单的游戏,实则是滨江区精心设计的“文明种子工程”。
“小朋友,你知道为什么‘对不起’这三个字有魔力吗?”面对老师的提问,7岁的张晓萌举起小手:“因为它能让生气的朋友重新笑起来!”童真却深刻的回答,正是滨江区“文明从娃娃抓起”理念的真实注解。
滨江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不是在教孩子背礼貌用语,而是在培育未来城市主人的文明基因”。这种将语言艺术融入童趣体验的创新做法,既传承了杭州“礼让名城”的文化底蕴,更让文明素养成为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城市记忆,为杭州建设更具人文关怀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注入持久活力。
言值时代:
城市文明的新维度
在新时代,“言值”已成为城市软实力的新标杆,文明语言正被赋予全新内涵——它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丈量城市温度的标尺。如春风化雨般消融现代都市的疏离,似星火燎原点燃人文关怀的希望。西兴街道党工委委员顾杭阐释道:“我们正在书写'言值革命'的滨江实践,通过‘粗声→细语’‘冷漠→温暖’‘被动→主动’的三重蜕变,让‘人人都是文明IP,处处都是礼仪现场’成为城市新常态。”
当杭州锚定“世界一流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目标,滨江“言之道”的创新探索具有范式意义:它标志着城市文明建设从“硬件比拼”进入“言值竞备”新阶段。在这里,语言艺术完成了从社区公约到城市共识的升级,从行为规范到文化认同的深化。随着“有礼六维”(行、序、言、观、孝、俭)体系的全域推进,滨江正在构建一个以“言值”为基石的文明生态系统——每个真诚的“您好”都在增值城市品牌,每句温暖的“谢谢”都在积累文化资本。从钱塘江南岸升起的这份“言语之光”,正在为杭州打造“最具温情的善城”国际形象提供重要支撑,证明真正的世界名城不仅要有经济硬实力,更要有直抵人心的“言值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