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技大“智慧农业2.0”落地连平,AI激活鹰嘴蜜桃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7-14 14:47:1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近日,深圳技术大学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前往河源市连平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科技助农专项行动。由学校驻连平县“双百行动”服务队队长黄子嵩书记带队,联合指导教师潘毅、邱雅晴,携自主研发的“智慧农业系统2.0”进驻上坪镇鹰嘴蜜桃种植基地,围绕数字化种植、病虫害智能预警、产量预测等场景,推动智慧农业在基层落地应用,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聚焦难点,数字农业破解发展瓶颈
连平鹰嘴蜜桃是广东知名地标农产品,长期以来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土壤退化、病虫害频发、桃树成活率低等问题,成为制约产业提质增效的“卡点”。
为此,深圳技术大学团队深入“悟空的桃园”等种植基地,根据实际需求部署“智慧农业系统2.0”。该系统通过组网架设高清摄像头、红外诱捕灯、土壤传感器等前端设备,采集田间环境、作物健康、病虫害活动等数据,结合AI模型进行分析,实现对病虫害的精准识别与个性化防治建议。
“我们的系统就像果园的‘智能大脑’和‘农业医生’,能够全天候监测果树状态,实时预警潜在风险。”团队骨干成员代艺凡介绍。相较传统经验判断,该系统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和决策效率,为农户提供科学化、数字化的种植支持。
科技落地,智慧管理提升效益
在果园中,学生团队对土壤监测设备进行调试,并搭建稳定的无线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上传云端。果农可通过手机小程序查看各项指标,实现远程灌溉和水肥管理,大幅降低资源浪费与人工成本。
“这套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低功耗运行可持续多年,就像给土壤装上了‘听诊器’。”队员刘嘉洲介绍道。除了硬件部署,系统还融合海量农业科研成果与连平本地种植经验,构建针对鹰嘴蜜桃的专属知识库,实现“本地经验+云端智慧”的有机结合。无论是种植问题还是病虫害处理,系统均能迅速提供本地化、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校地协同,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
此次实践活动紧扣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部署,旨在通过“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深技大—连平”智慧农业协同发展示范样板。黄子嵩书记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智慧农业系统的推广,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连平鹰嘴蜜桃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除技术支持外,团队还参与鹰嘴蜜桃“桃嘟嘟”IP的文创设计与推广,拓展农旅融合发展路径;在连平研学基地开展农业科普与智慧教具体验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科技农业的兴趣。同时,系统的资源节约能力也积极响应“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倡议。
实践育人,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本次“智慧农业系统2.0”落地实践,是深圳技术大学推动高校科技资源服务地方经济、探索“科技下乡”新模式的重要举措。指导教师潘毅表示:“我们看到了科技改变农业的广阔空间,也看到了青年学生在服务社会中的快速成长。”
团队成员代艺凡、刘嘉洲、林均泽等同学纷纷表示,将继续深化系统优化与场景应用研究,为连平乃至广东更多特色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贡献青春智慧。
未来,随着校地合作的不断深入,深圳技术大学将继续依托“双百行动”等平台机制,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赋能地方农业转型升级,在广袤田野上绘就智慧农业驱动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