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重“底色”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发布时间:2025-07-15 09:04: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关键节点,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正徐徐铺展。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农村基层干部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需以纪律为纲、实干为笔、服务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让广袤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纪律为纲:绷紧廉洁“自律弦”,筑牢乡村发展“防护堤”。纪律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更是乡村振兴的坚固防线。在农村基层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广袤土地上,基层干部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涉及土地流转、资金分配、项目审批等诸多关键环节。这些权力犹如一把双刃剑,若运用得当,能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大动力;若失去约束,则可能滋生腐败,损害群众利益,阻碍乡村振兴的进程。基层干部必须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将纪律挺在前面。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修养,常怀敬畏之心,敬畏党纪国法,敬畏组织信任,敬畏群众期待。通过深入学习党纪法规,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另一方面,要主动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对基层干部的权力运行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同时,要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审计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确保权力不被滥用,为乡村振兴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实干为笔:挥洒奋斗“汗水墨”,书写产业兴旺“新篇章”。“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基层干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产业兴旺的硕果。当前,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基层干部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挖掘特色产业潜力,培育壮大乡村经济。比如,一些地方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一批特色民宿、农家乐,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一些地方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市场。此外,还要注重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服务为墨:倾注为民“真情意”,描绘乡村和谐“新画卷”。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基层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倾注真情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主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掌握第一手资料。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要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加以解决。要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比如,通过建立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办事指南,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同时,要加强乡村治理,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完善村规民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维护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路漫漫其修远兮”,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农村基层干部要以纪律为纲、实干为笔、服务为墨,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让乡村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资溪县高阜镇政府:杨亚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