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承闽韵,山海赋新味:海西坊打响“新闽派”月饼的文化突围战

发布时间:2025-07-16 10:16:3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一枚海西坊,半卷闽派韵。2025年7月10日,福建海西坊“新闽派月饼”发布会在泉州盛大揭幕。这场发布会不仅是新品亮相,更诠释了海西坊从文化符号构建到供应链升级的全方位突围路径,为区域品牌在行业结构性调整中提供了破局样本。

新消费时代:海西坊如何定义“新闽派”?

2024年中国月饼市场规模达302亿,但市场已呈巨头林立的“红海”格局,区域品牌占比不足三成。价格混战、品质参差、同质化严重成为行业通病,传统月饼“太油、太甜、太贵”的痛点凸显,而消费者对健康、文化、个性化的需求持续升级。

深耕闽派年节礼30年的海西坊,在红海中精准捕捉机遇。“福建人吃甜都讲究,海藻糖是海洋馈赠,草本是大山的智慧”,福建海西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江淮的这句话点明核心逻辑:跳出泛节日食品同质化竞争,将地域文化基因转化为竞争壁垒。

产品创新:重构标准与健康升级

海西坊以闽派名义重新定义月饼的制作标准和流行口味,打造多元产品矩阵。

“闽派双黄纯白莲蓉月饼”作为拳头产品,由海西坊团队联合高校经过百余次配方打磨、调试与品质检测,以海藻糖替代传统蔗糖,实现减糖减油配方改良,盲测数据媲美头部品牌;“甄选月礼”系列聚焦年轻消费群体,提供低糖流心、茶香融合等创新口味,形成“经典款保基本盘,创新款拉新破圈”的竞争力组合。

在原料选择上,海西坊精选优质建瓯莲子足时去芯研磨成细腻莲蓉,优选连江海鸭蛋,还创新性运用草本海藻糖等福建特色原料。从莲子溯源到蛋黄腌制,从酥皮层数到内馅细腻度,海西坊建立高于行业标准的“闽派制作规范”,每批产品经感官、理化、微生物三道检测,筑牢品质根基,成功打入万豪等高端供应链。

文化赋能:从风味到IP的价值升维

在文化表达与消费体验革新上,海西坊将红砖古厝的诗意、功夫茶汤的醇厚、福建人爱拼敢赢的精神融入月饼之中。发布会中,快闪走秀以时尚方式演绎甄选、戏说、花灯、闽派等四大系列,既是视觉盛宴,也是海西文化的时尚表达。

产品包装旨在唤起文化共鸣。闽南古厝飞檐线条化为镂空设计;七星伴月系列融入福州茉莉、宁德桂花等八闽市花元素;“戏说中秋”系列创新推出闽剧互动开盒体验,成为文化爱好者的收藏之选;“甄选月礼”系列支持礼盒刻字、IP盲盒等个性化定制,契合Z世代消费理念。

品牌塑造:从老字号到文化传播者

海西坊坚定塑造“新闽派年节礼”核心认知,突出“福建人自己的月饼品牌”身份,让海西坊月饼成为福建人中秋团圆不可或缺的家乡味道与文化符号。“有福建人的地方就有海西坊月饼”的理念传播,增强了本土市场归属感。

从城市会客厅的文化展示,到福州、泉州世遗点的节气新品发布,再到携“新闽派手信礼”亮相外交部端午大集、助力“石狮马拉松”,海西坊已从食品供应商跃升为福建文化传播者。

“海西坊荣膺‘石狮老字号’,这份荣誉是对我们坚守品质、传承创新的最大认可!”福建海西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施正杰自豪地说。

渠道革命:精准下沉与柔性供应链的效率革命

区域品牌突围,渠道变革是关键。在线下渠道,海西坊精准推行扁平化策略,2025年将在福建重新划分区域:泉州等重点区域以乡镇为单位精细化深耕,其他地区以县级区域为覆盖重点,确保市场布局全面性。同时,积极拓展多元化销售场景,将产品渗透至烟酒茶行、餐饮商超及快闪店等不同业态,结合线上数字化营销手段触达消费者。

“去年提出构想后,我们成功在福州、厦门及湖南开设‘海西坊城市会客厅’。这不仅是展示品牌形象、提升客户体验的窗口,更是深化渠道、连接场景的创新实践。”施正杰介绍说。

柔性生产体系为渠道赋能:海西坊构建“标准品+区域定制+个人定制”模式,通过数字化管理将订单响应周期大幅压缩。针对闽南、闽东、闽西口味差异推出定制款,为企业团购快速实现礼盒与口味个性化生产。

手记:文化自信下的星辰大海

“只要开始追赶,就走在赢的路上!”施江淮这句铿锵话语,道出了创业者的奋斗初心。海西坊的探索正重塑中国消费市场竞争逻辑:以文化壁垒构建为核心,将红砖古厝、功夫茶等地域符号转化为消费体验;以供应链敏捷响应为支撑,用柔性生产承接个性化需求;以场景化渠道深耕为抓手,通过扁平化网络穿透下沉市场;以品牌叙事升维为目标,从单纯卖产品进阶为传播文化。

在消费升级与文化自信的浪潮中,那些深挖地域基因、坚守品质创新的区域品牌,终将在红海突围中驶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新闽派的崛起,正是这场深刻变革的启航号角。(海西坊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