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子“蹲下去”民心“立起来”

发布时间:2025-07-17 13:30:1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前段时间,贵州毕节一名校长蹲下去为“特殊”高考生签名的暖心一幕刷屏网络。这个自然流露的“蹲姿”,被千万网友赞为“最有温暖的高度”。俯身蹲下,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恰似一面映照干群关系的明镜,当权力者降低身体重心,抬升的是群众的人格尊严,收获的是民心仰止。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下,基层党员干部当以“蹲姿”解锁干群交流密码,在视线平齐的交流中了解民生、服务民生。

以“真蹲姿”祛“官气”破官僚主义连民心。“官气”这东西,最容易隔阂人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员干部和群众打交道,要是总觉得自己比群众高一等,说话拿腔拿调,办事打官腔,群众自然不会掏心窝子。回望历史,从焦裕禄“蹲点调研”的传统到新时代“板凳议事”的创新,共产党人用实践证明:蹲下去的身姿,恰恰是立起民心的支点。广大党员干部要像老一辈干部那样,群众坐在田埂上,你就别站着;群众递来粗瓷碗,你就别嫌土。只有真蹲实坐、脚踩泥土、手沾灰尘,才能听到群众掏心窝的话。

以“实蹲姿”祛“秀气”破形式主义察实情。“秀气”这类虚浮做派,最容易遮蔽真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员干部开展蹲点调研,若带着“预设框架”与群众交流,用“固定提纲”框定谈话内容,便难以触及基层真实情况。从历史上“解剖麻雀”的调研方法到如今“沉浸式走访”的实践,无不印证:褪去虚浮的“实蹲”,才能看清实情的本真。广大党员干部当以“空杯心态”走进群众,认真倾听、如实记录、耐心回应群众的“家长里短”。唯有放下预设、聚焦需求,不计付出、务实办事,才能让形式主义无处遁形,摸清基层发展的真实脉络。

以“久蹲姿”祛“浮气”破功利主义固联系。“浮气”这种短视心态,最易淡化与群众的联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党员干部与群众交往,若只盯着短期效应,就难以筑牢信任的根基。回望过往,从“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到“常态化联系”的制度机制,都已证明:持之以恒的“久蹲”,才能维系稳固的干群关系。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摒弃功利主义和浮躁心理,始终保持向下扎根的定力和久久为功的恒心,不图表面之功,只问为民之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深耕。唯有长期坚守、始终如一,才能让功利主义失去市场,让干群联系坚如磐石。(麻栗坡县纪委监委:喻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