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要理旧账

发布时间:2025-07-17 13:30:1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新官不理旧账”表面上是领导干部权力“交接”发生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本质上却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权力观扭曲。党和国家绘就的伟大蓝图,需要一茬接着一茬干,岂能任由“新官不理旧账”,影响新征程前进步伐。

“新官理旧账”是一种政治担当,延续事业出彩、出圈。党和国家的事业是接续不断的,领导干部的“新旧交替”是责任的继续,若“旧账”拖成烂账、死账,就会失信于民,大大降低政府公信力,伤害党群干群关系。然而,现实中一些“新官上任三把火”没有新领导带来的新气象、新突破,对前任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未竟的事业规划、潜在的矛盾风险,采取选择性忽视、避之唯恐不及的行为,有的甚至另起炉灶、推倒重来。党员干部要清晰认识到,“旧账”往往是特定历史阶段、特定条件下形成的,承载着前任的心血和群众的期待,理“旧账”是尊重历史、尊重规律、尊重前任工作的体现,是对事业负责、对历史负责。梳理“旧账”更是深入调研、摸清家底、反思经验教训的过程,在解决“旧账”中发现新的思路、催生新的机制、锻炼新的队伍,变“历史包袱”为“创新资源”,赢得民心、凝聚共识、提振士气,为后续争取更广泛支持、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推动事业“出圈”创造了良好氛围,提升政府公信力和群众获得感。

“新官理旧账”需建立监督体系,多方发力治“顽疾”。党和国家事业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推进的,在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中办成的。无论“新账”还是“旧账”都是分内之事,不能因为一己私利就加以区别对待,要摒弃“官本位”的惯性思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面对“新官不理旧账”问题,实行任期责任管理,凡是法定的发展规划、重大政策、重大事务等,经集体决策后不能因领导干部的个人职务改变而改变、不能因领导干部个人喜好变化而变化,更不能动不动就另搞一套。要通过“离任必审+任中审计+专项审计”的审计监督,对重点审计重大工程项目、政府债务、未履行合同、历史遗留纠纷等“旧账”建立审计问题整改台账,明确继任者为整改第一责任人,杜绝“审归审、改归改”;将“旧账”清理纳入年度人大监督议题,对涉及民生、企业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对敷衍塞责的部门启动问责程序;将“新官理旧账”纳入巡视巡察重点内容,“嵌入追踪”干部推诿扯皮、消极应付等作风和腐败问题。

“新官理旧账”要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倒逼干部主动作为。要完善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方式,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来考评干部的政绩,坚持抓好发展与关注民生的结合、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结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结合,科学设定考核政绩的内容和程序,完善考评体系和方法。在考核指标方面增加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执行既定发展规划情况等内容,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领导干部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树立“理旧账也是政绩”的导向,让那些敢于碰硬、善于解题、真正有担当的干部脱颖而出,在提拔晋升评优中得到优先考虑;对“甩锅推责”、回避矛盾的行为要严肃问责。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强化审计、人大、纪检的刚性监督,提升清单公开、社会评议透明度,制定风险可控的容错清单,区分探索中的失误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形成“问题发现-责任认定-整改落实-效果评估-失职追责”的完整闭环,为敢于理“旧账”的干部撑腰鼓劲。(砚山县纪委监委特约网评员:罗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