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推普兴乡野 并肩村委绘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17 14:27: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渤海大学“山闽海辽·同心语桥”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深入宝南村:对接村委会参观林语堂故居
7月14日,渤海大学“山闽海辽·同心语桥”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抵达平和县坂仔镇宝南村,与村委会正式对接,围绕推普助振兴、传统文化传承等议题深入交流,同步开启林语堂故居探访之旅。这支青年团队以普通话为桥梁,在乡野沃土上搭建起“语言赋能乡村”的实践纽带,为宝南村的文化振兴与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社会实践队与宝南村村委会合影。村委会摄
当天上午,“山闽海辽·同心语桥”社会实践队与宝南村村委会正式开展对接工作。双方围绕推普工作落地、宝南村传统文化发展等议题深入交流,就实践队在宝南村的具体实践内容、推普模式等达成初步共识,为后续精准开展推普助振兴及文化赋能活动奠定基础。
社会实践队与宝南村村委会开展座谈。马艺闻摄
实践队聚焦村情、治理、产业、推普等方面发问,村委会领导一一回应:宝南村 6258人、蜜柚为主导产业,借林语堂文化发展文旅;“圩日议事”激活基层治理,商贸场景凸显普通话需求。一问一答中,为实践锚定方向。这场座谈,既摸清了宝南村的发展情况与实际需求,也为实践队后续开展推普及文化赋能工作找准了落脚点,让“语桥”真正架在需求上、连在实效中。
宝南村党总支书记林海清为队员们讲解宝南村基本情况。马艺闻摄
走进林语堂故居,青瓦砖墙里藏着岁月的故事。这座故居,是宝南村独有的文化坐标,也让推普实践锚定了“以文化人”的底色。队员们驻足于先生的生活旧物前,聆听村委讲解“语堂文化”是如何与闽南的历史交融——从诞生于此的文学启蒙,到辐射两岸的文化交流。
语堂故居室外展示的林语堂雕像。雷佳睿摄
此次乡野实践,让青春的价值在“双向奔赴”中愈发清晰。既为乡村语言沟通注入新活力,也为乡村文化传播带来新思路。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牢记实践初心、勇担传播使命,扎根基层一线、强化责任担当、厚植文化共情,把乡村需求记录在访谈里、让语堂文化融入感悟中,将推普思路落实到行动上,为宝南村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李雨桐、刘悦、雷佳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