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郫筒街道岷阳社区:童掌柜”激活“家”力量,共筑岷阳“廉”社区

发布时间:2025-07-18 10:47:0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自2022年起,岷阳社区以廉洁社区建设为目标,以儿童参与为切口,创新廉洁宣教形式,通过“童心育廉、小手督廉、家社践廉”,打造“岷阳童掌柜”廉洁文化品牌,以儿童视角重构治理场景,构建“儿童参与-志愿协同-廉洁共治”的治理模式,以“1个儿童带动N个家庭”,为廉洁文化的传承与社区治理的创新注入新动能。

一、案例背景

(一)政策筑基:清廉建设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深耕

近年来,国家将清廉文化建设上升至治国理政高度,成都市率先响应,出台《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清廉蓉城建设的意见》,部署“廉洁细胞培育”“微权阳光工程”等七大行动,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体系。在此要求下,岷阳社区以儿童群体为突破口,将廉洁基因植入社区治理,让廉洁文化作为社区传承印刻在居民生活中。

(二)社区赋能: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廉洁治理优势

郫筒街道岷阳社区位于郫都区郫筒街道一环路东北段 239号,辖区面积约 1平方公里,包含 35个院落(其中物管院落 10个,自治院落 25个)。社区党委下设 21个党支部,在册党员 484人,常住户数达 6580余户,常住人口 13550余人,儿童数量较多,尤其 8 - 15岁儿童有 970余人,且多为三口、四口之家,社区呈现“儿童密集型”结构特征。社区拥有 15家社会组织、10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并孵化出 1家社区社会企业(成都市郫都区微能岷阳至善社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社区内有公立学校郫筒二小华西校区,便于开展社校、家校联动活动。此前,社区已成功创建郫都区儿童友好社区,社区治理资源密集。

(三)治理挑战:政策落地与居民参与未能有效衔接

在儿童参与方面,虽组建了岷阳童掌柜儿童观察团且已换届两届,但目前仅有 15名团员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其余团员因学业等原因参与较少,儿童组织力量相对薄弱,儿童在社区治理中的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家庭层面,部分家长对社区事务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有效引导儿童参与的意识与方法,家庭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合作机制有待完善,整体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主动性和深度均需进一步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儿童参与赋能:从能力建设到家庭共治模式构建

举办童掌柜能力提升工作坊,邀请专业老师和社区志愿者为儿童提供培训,内容涵盖社区认知、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等方面。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亲子活动86场,成功使岷阳童掌柜儿童观察团人数从以前的15人扩充到45人的儿童志愿队伍,并发展“微能爸爸”志愿服务队,共计176名志愿者,建立“儿童-成人”双轨议事机制,设立“儿童观察团-微能爸爸-居委会”三方联席会议,每月召开议事会,儿童代表可就公共设施维护、活动空间设计等议题提出提案,经居民代表大会表决后实施。邀请高校专家、社工机构为“岷阳童掌柜”儿童观察团成员开展“议事能力”“需求调研”“提案撰写”等专题培训,提升其参与社区事务的专业素养。围绕社区文化宣传、环保等主题,成功实现以儿童带动家庭的共治模式建设。

(二)廉洁文化浸润:从服务影响到价值认同的立体渗透

聚焦廉洁文化宣传,社区整合商家资源,开展亲子慈善行活动,以趣味徒步宣传廉洁理念,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的公益意识;聚焦廉洁教育创新,组织岷阳童掌柜儿童观察团化身文明使者,实践式开展文明宣传活动、岷阳童掌柜清风红廉研学营会、参观红色廉政教育基地、制作廉洁主题手工作品,并将儿童作为发言人,让儿童集体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监督、建议等过程;聚焦廉洁品牌,建立“微心愿存折”激励机制增强服务力量、打造“3月3院落文化艺术节”“一元公益集市”“廉洁载岷阳”等特色文化活动,从凝聚社区认同促进共建共享等方面弥补廉洁宣教短板,提升治理效能。

(三)多元协同突破:从儿童视角到典范担当的共治格局

自2023年开始,以童掌柜为代表的家庭队伍,通过日常的观察和体验,发现社区中存在的公共空间、小区绿化环境、家风家训、公益服务等需求,开展议事会25场,征集32份建设性的建议,撬动居民自筹资金1.2万元,改造廉洁学习角、廉洁体验角、儿童游乐角等公共空间9处。联动“微光书记”与“岷阳童掌柜”儿童观察团相互协作,整合社区队伍、党员队伍、群众队伍、物业队伍、志愿者队伍等力量,发挥“微光书记”在反映社情民意和参与居民矛盾纠纷调解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由“岷阳童掌柜”儿童观察团把小区业主从家中邀请出来,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小区院落楼栋治理,使居民成为小区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年均调解矛盾纠纷50余起,塑造岷阳好家庭35户、好榜样64人。

三、主要成效

(一)服务供给体系化拓展,民生保障更有温度

岷阳社区以“儿童参与-志愿协同-廉洁共治”为主线,构建“普惠服务+特色活动”双轮驱动模式。整合35家企业商户及社会组织资源,养老托幼、健康医疗等基础服务实现全覆盖;创新打造“3月3院落文化艺术节”“一元公益集市”“廉洁载岷阳”等6大廉洁文化IP,年均举办“清风研学”“家风剪纸”等活动超50场,惠及居民2000余人次。培育“微光书记”“微能爸爸”等25支志愿者队伍共176名成员,通过“微心愿存折”激励机制,将儿童志愿服务时长兑换为“廉洁文创产品”“红廉研学名额”,累计开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服务300余次,形成“需求收集-资源匹配-服务落地”闭环,公共服务覆盖率提升40%,居民满意度达92%。

(二)参与治理机制化创新,自治活力持续释放

建立“儿童-成人”双轨议事体系,搭建“有事找纪检”议事平台及三方联席会议机制,儿童观察团累计开展议事会25场,提出32份建设性提案,包含“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廉洁文化长廊建设”等,其中28项被纳入社区治理方案并落地实施。通过高校专家培训、社工机构赋能等方式,提升儿童观察团议事能力和志愿队伍专业素养,累计开展“提案撰写”“社区协商技巧”等专题培训12场,培育出15名儿童议事骨干和20名社区治理积极分子,居民自主发起的院落环境改造、邻里互助项目达10余个,社区自治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谋划”。

(三)多元力量协同化共治,社区生态显著改善

联动“微光书记”“微能爸爸”等5支队伍形成治理合力,累计撬动居民自筹资金1.2万元,完成儿童游乐区、架空层共享空间等9处公共空间改造,小区基础设施完好率提升60%。发挥“微光书记”桥梁作用,年均调解邻里纠纷50余起,矛盾化解周期缩短30%;儿童观察团通过48场院落传统节日活动、入户走访等形式,带动300余户居民走出家门参与治理,邻里互动频次提升50%,形成“小事院落议、难事联席商、实事大家办”的共治格局,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显著增强。

四、服务照片

(成都市郫都区郫筒街道岷阳社区居民委员会、成都市明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