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纪律方得真自由
发布时间:2025-07-22 14:55:2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纪律从来不是自由的敌人,而是自由的孵化器。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纪律如同纵横交错的框架,既划定边界,也赋予秩序;既约束行为,也守护自由。对于个人、集体乃至整个社会而言,都要严守纪律,才能凝聚起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试想一场精彩的球赛,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则边界、严格的裁判执行,场上的天才球员们将陷入混乱的冲撞,那些令人惊叹的盘带、精妙的配合、决定胜负的射门都将失去依托,规则(纪律)在此刻,清晰地划定了球员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疆域。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支队伍,若无铁律约束,人人忙于交友聚会、追求玩乐、沉迷嗜好不能自拔,为了个人利益大搞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等弄虚作假之事,大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不公平之事时,所谓的自由就会滑向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最终无人真正拥有自由。
遵规守纪,就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例中不难发现,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皆是从突破纪律底线开始:有的把“特殊待遇”当作身份象征,对组织原则阳奉阴违;有的将“人情往来”异化为利益输送,在贪欲中迷失方向。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让个人付出失去自由、身败名裂的惨痛代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严守纪律的党员干部,在纪律的框架内拥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为群众办实事,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大胆创新;他们无需担忧“围猎”陷阱,在阳光下坦荡履职。这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境界。
党员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更应成为严守纪律的表率。一方面,要筑牢思想防线,通过理论学习、警示教育等方式,深刻认识纪律的刚性约束力,始终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另一方面,要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放大镜”和“聚光灯”下工作,让权力在透明的轨道上运行。同时,还需将纪律要求融入日常工作,从抵制“微腐败”的点滴小事抓起,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在个人成长中,懂得自律以成就自由;在社会治理中,善用规则以保障自由。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当下,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深刻理解纪律与自由的辩证关系,把纪律意识转化为行动自觉,在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中,拥抱真正的自由与幸福。(文山州广南县纪委监委:陆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