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医路童行”实践团深入基层开展科普健康服务
发布时间:2025-07-24 14:24:4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炎炎夏日,青春的脚步丈量基层热土。7月7日至20日,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路童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合肥新站高新区七里塘社区和三十头镇卫生院,开展为期14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支由20余名师生组成的团队,聚焦“一老一小一患”重点人群,发挥生命科学专业优势,将科普知识、健康服务和暖心关怀送到居民“家门口”,以实际行动践行“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精神,为健康中国和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贡献青春力量。
一、童心探秘:点燃科学火种,筑梦多彩假期
在七里塘社区竹溪社居委,“医路童行”团队精心打造了为期7天的暑期知识课堂。活动联合社区竹溪社居委、妇联、共青团等多方力量,累计开展7场主题课程,服务辖区儿童200余人次。
在人体奥秘大冒险课程中,队员们化身“人体向导”,借助趣味教具,生动讲解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并通过“人体拼图挑战赛”让孩子们在协作中巩固知识。现场气氛活跃,笑声不断;在动植物王国奇妙游和植物微观侦探社课程中,队员结合自身生物科学专业优势,引导孩子们观察动物行为特征,聚焦植物微观世界,讲解细胞结构与功能。教学理论结合实践,引导孩子“耳-眼-手”感官联动探索自然奥秘,孩子们通过显微镜清晰观察到细胞壁轮廓、叶绿体形态,惊叹于微观层面的“绿色奇迹”;成员带领孩子们观察真实昆虫标本感受自然生灵的神奇魅力。在互动环节中,设计角色扮演环节模拟鸟类飞翔、猫咪捕猎;让孩子们挑选叶片、花瓣,修剪压制制作专属植物书签,将自然之美融入手作。将专业的生物学知识与趣味游戏相结合,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激发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在少年儿童的心中埋下一颗好奇的科学种子。
团队成员带领小朋友观察昆虫标本
团队创新科普形式,打通社区与高校连接,带领社区儿童进入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队员均通过“红十字救护员”考核,为孩子们带来专业的:“急救技能实践”课程,现场演示并指导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要点。孩子们动手实操,学习热情高涨。实验室探秘环节,孩子们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了解离心机、培养箱等设备用途,进一步点燃对生命科学实验研究的好奇心。
实验室孩子们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
在课堂中,团队成员还聚焦儿童暑期安全和身心健康,开展了安全守护小英雄和身心健康充能站课程,系统讲解防溺水“六不准”、中暑急救、雷电避险、食品安全、玩具安全以及防坑蒙拐骗等知识,现场演示灭火器使用方法。孩子们踊跃参与模拟演练,深刻认识守护生命安全的意义。心理健康课堂则引导孩子们认识“情绪精灵”,通过深呼吸、情绪小纸条等互动,掌握基础情绪调节法,助力成为“情绪小管家”。同时,团队还开展了社区亲子趣味运动会,围绕“睦邻友好,亲子相亲”主题,在运动中传递健康运动理念、深化社区家庭和邻里情感联结。
为传承和发扬优秀红色革命精神,在闪闪红星润童心课堂中,以英雄故事为载体,通过党史动画、长征历程讲解、互动游戏等形式,引导孩子们感悟红色革命精神,学习珍惜粮食、团结互助的美德,在幼小心灵播撒爱党爱国的种子。
二、青春守护:专业服务进社区,健康关怀暖民心
实践团的服务足迹不仅限于儿童,更联合安医大一附院北区和三十头卫生服务中心等组织机构,将服务延伸至老人和社区居民,实现“童眸银发”共守护。
在合肥市智慧养老中心,队员们与联合三十头卫生服务中心,运用专业量表为40余老人进行心理健康评估。针对筛查出问题的老人,为养老中心和卫生院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报备,并协助制定随访计划。队员们还陪老人唠家常、整理房间,送上暖心关怀,受到广泛好评。
团队借助学校医学背景,积极响应“体重管理年”政策,在三十头社区老年大学,与卫生院主治医师张璐瑶合作,结合实际需要,为40余名老年学员带来“科学减重,勿信谣言”及“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健康讲座。讲座后,队员们为老人进行体脂分析、测量血压血糖等,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
为社区老人提供测量血压血糖服务
此外团队还深入三十头卫生院计划免疫科和儿童保健科开展导诊和儿童安抚服务。队员们带着笑脸,引导儿童家长建档、答疑,耐心安抚哭闹的宝宝。“姐姐,打完针可以给我贴小星星吗?”一位刚接种完疫苗的5岁小朋友,收到了队员们准备的卡通奖励贴纸和彩色气球。四天里,志愿者们积极发放科学疫苗接种折页,累计服务儿童及家长190余人次,有效缓解了接种高峰期的服务压力。
成员在三十头卫生院计划免疫科进行儿童安抚
三、好学力行砺担当,服务社会长才干
十四天的基层实践,对“医路童行”团队的成员而言,是知识与实践交融、个人与社会连接的成长修行。团队成员杨清鹏(实践团负责人)表示:“在社区与卫生院的场景中,我们深刻洞察到基层儿童科普和健康需求的多元与迫切。这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专业知识应用场景的理解,更让我们体会到作为生命科学学子的使命——不仅要深耕学术,更要将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力量。”团队成员王紫暄(宣传负责人)谈到:“导诊服务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有效沟通、安抚情绪;科普课堂上,我们锻炼了将复杂知识趣味化表达的能力。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队员们在服务中提升了专业技能、沟通协调、团队协作和应急处突能力。通过红色教育活动和服务“一老一小一患”的亲身经历,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增强。实践团指导教师吴松指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医学生最好的课堂。此次学生活动多样务实,贴近实际。我们将围绕老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社区儿童疫苗犹豫状况形成调研报告,为基层公共卫生决策提供安医大方案。”
校训石前团队合影
“医路童行”暑期社会实践团的这段基层服务纪实,是青春与责任的相遇,是知识与服务的融合。他们用专业与热情把健康服务送到居民心坎上,不仅为基层社区与卫生院带来了知识、服务与活力,更在奉献中实现了自我成长,在守护健康中找寻人生意义。三十头卫生院中心主任高明对同学们给予高度评价:“欢迎安医学子常来!”未来,这份基层实践的热忱与担当,将持续化作前行的力量,驱动“医路童行”在服务社会、守护健康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让生命科学的青春之光,照亮更多基层角落,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路童行”暑期社会实践团:杨清鹏、王紫暄:指导老师:周胤、吴松、王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