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并行惠茶乡——普惠金融实践队以金融智慧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24 14:35:4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7月17日-18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切实将金融服务下沉至乡村振兴一线,福州大学“普惠筑梦行,乡兴绘华章”普惠金融实践队以“青春赋能乡村振兴”为核心使命,走进素有“中国乌龙茶之乡”美誉的安溪。实践队队员们将专业学识与青春智慧深度融合,聚焦茶乡发展实际需求,创新采用“反诈调研+普惠金融宣传”双轨并行的实践模式。
茶乡反诈与金融赋能并行,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实践
7月17日,实践队首站抵达安溪县路英村村委会,实践队队员们与民警、村干部围坐畅谈。民警结合路英村及周边地区实际案例,针对不同群体诈骗特点梳理防范要点,表示预防工作主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展开,村干部提示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高利益必然伴随高风险。面对当前茶乡高发的茶商资金盘陷阱等问题,队员们以年轻人特有的敏锐视角,结合金融专业知识,他们认真记录民警分享的典型案例,同时热情讨论宣传策略,用青春思维碰撞出精准反诈的新思路。
实践队队员们与民警、村干部座谈交流
随后,实践队转场安溪县茶叶批发市场。在茶香氤氲的商铺间,茶商为队员们剖析金融茶骗局,讲解其以控产囤货、承诺高息回购抬高价格的形式,最终本息难兑、价格暴跌的套路。针对茶商对普惠金融政策认知程度相对有限的问题,队员们化身“金融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茶农、茶商普及普惠金融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路径及适用范围。这份带着青春温度的金融服务,不仅提升了商户的防骗意识与金融素养,更让普惠金融的种子在茶乡落地发芽。
茶商老板讲解“金融茶”骗局
细探茶企承技艺,遍传金融泽乡民
7月18日上午,实践队队员走进八马茶业游客中心工厂体验馆,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了解到八马茶业源自百年世家,拥有从茶园到茶杯的全产业链布局与“正利他、真本事”的核心价值观,在核心技艺与非遗的加持下,作为中国茶代表款待过192国贵宾。队员在参观国家非遗铁观音技艺馆时体验了摇青、炒青、揉捻等制作工艺,在讲解下知悉温杯、润茶、品茶等品茗之道。
实践队员体验“炒青”工艺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队员与八马茶业工作人员交流时了解到,当前茶叶制作机械化程度高,受众渐趋年轻化,但受经济下行影响,其销量呈下滑态势。在探讨过程中,实践队结合专业知识,提出“普惠金融+电商”融合模式,吸引年轻消费者,为龙头企业破解发展瓶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助力传统茶企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活力。
7月18日下午,实践队在魁斗镇与村支部书记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当地的红色遗址,如红军小学、红军洞因资金短缺未能修复,且遗址数量少、分布零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红色教育无法有效开展。针对此情况,队员们认为青年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下乡开展线下宣传,或录制相关视频进行线上推广,以此扩大当地红色文化影响力,从思想层面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实践队与村支部书记开展座谈会
随后,实践队实地走访了安溪县佛仔格村红色遗址,并开展普惠金融走访入户调研活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倾听需求。调研中,实践队队员走进田间地头、村民家中,与村民进行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村民们对金融诈骗的了解情况、防范程度,并进行金融诈骗的防范科普,加深村民的防骗意识。
实践队员入户开展调研
此次实践活动,福州大学普惠金融实践队以青春为笔,以专业为墨,在茶乡大地上书写了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队员们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能力,既为基层反诈工作筑起了青春防线,更让普惠金融的阳光照亮茶产业发展之路。未来,这支年轻的队伍将继续以青春之力践行社会责任,让金融活水持续滋养乡村沃土,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能量。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普惠筑梦行,乡兴绘华章”实践队:郭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