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刚性,涵养节约新风
发布时间:2025-07-28 09:44:2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国有企业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与时代担当。国企亟须拧紧制度螺栓,以制度之力为作风建设注入强约束,共同涵养节约新风。
制度升级,用“硬约束”强化管控。国有企业要将标准细化,量化管控,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建立包含工程施工、办公用品、公务接待、差旅支出、公车使用等各环节的精细化标准;要构建“预算审批-过程执行-事后审计”的全流程监管机制,各部门形成监督合力,坚决杜绝不合规事件的发生;要设立由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组成的专项小组,常态化开展项目检查,下发整改清单,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定期评估制度执行效果,结合实际,动态优化监管举措。要将责任压实,落实责任追究,根据检查结果,对浪费行为严肃追责相关责任人,推动节约责任从“软要求”变为“硬约束”。
破局之道,刚柔并济激活治理效能。党政机关应当带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学习绿色发展理念、宣贯节约制度、开展节约活动,在公务接待、会议安排、办公用房、公车使用等方面做好表率。通过树立党政机关的勤俭节约“风向标”,引导社会各界形成节约风尚;要加强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培育节约文化。国有企业要通过专题学习、宣讲教育等,帮助员工树立节约意识,深刻认识到资源节约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意义;要引导员工从绿色出行、节水节电、“光盘行动”等点滴做起,将节约固化为生活习惯,将节约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让员工在实践中体会节约的价值,滋养精神世界,培育“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文化认同。
科技赋能,用“智慧化”激活制度执行效能。以制度刚性涵养节约新风,离不开科技手段的深度赋能。国有企业可以将节约管理数字化,搭建“节约管理智慧中枢”,将制度的刚性要求转化为可监测、可预警的技术参数:在公务消费领域,开发“智能审批系统”,自动比对接待标准与申请金额,对超标的餐费、差旅等支出实时拦截并抄送纪检监察部门;在工程管理环节,接入建材消耗数据中台,通过模拟材料用量,对超计划领用自动触发预警,同步关联责任人信息。这种“制度+科技”的融合模式,既很大程度减少了隐形浪费,又让节约行为量化透明。科技的介入不仅强化了制度执行的刚性,更以数据透明化消除了“人情干扰”,让“按制度办事、靠数据说话”成为共识,为节约新风的培育注入持久的技术驱动力。
以制度之“刚”,划定管理红线,树立节约理念;以文化之“柔”,浸润员工心灵,培育行动自觉。国有企业当坚持刀刃向内、久久为功,在涵养节约新风上走在前、当先锋,推动践行绿色环保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化为全员自觉,让“绿色”成为国有企业的底色和本色!(鹰潭城建投集团: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