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千年烟火 传承古韵新声,全省“少年非遗说”大赛半决赛在余杭举行
发布时间:2025-07-28 15:18:19 | 来源:潮新闻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7月24日下午,第八届“少年非遗说”浙江传说故事讲述大赛大运河诗路半决赛在杭州市余杭区云会小学举行,来自杭州、宁波、湖州、嘉兴和绍兴的35位小选手齐聚现场,展开激烈角逐争夺晋级总决赛的入场券。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承办,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余杭区仁和街道办事处执行承办。自4月份启动报名以来,全省各地的非遗保护中心、文化馆以及学校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
少年故事,声声入耳;诗路传说,代代相传。从苏轼“画扇断案”,在杭州留下一段智慧与温情的佳话;到陆羽因径山的山水、禅意与茶缘,完成《茶经》创作;再到白娘子南山盗宝救许仙,神仙果落地生根化白茶的动人故事……现场,35名小选手带着饱满的热情逐一登台,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将生动有趣的故事娓娓道来,勾勒出大运河诗路沿线非遗故事的鲜活轮廓。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拉近了孩子们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也让他们领略到全省各地非遗独特的魅力。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我带来的故事是《径山茶与陆羽》。通过这次比赛,我发现原来浙江还有这么多有趣的非遗故事,也提升了自己的演讲能力和写作能力。”来自余杭径山的小选手兴奋地告诉记者。
经过一个下午的激烈角逐和紧张评审,“少年非遗说”大运河诗路半决赛十二强选手诞生,获得了进入总决赛的资格。有评委评价道:“同一个主题故事,不同的孩子就能讲出完全不同的感觉和味道,这些小选手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少年非遗说”大赛这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浙江优秀的传统文化,拉进了孩子们与非遗的距离,播撒了文化传承火种,也撬动了公众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比赛现场,还设置了咸茶、传统木造技艺、传统食品腌腊技艺、刺绣和径山茶等多个具有余杭非遗特色的市集摊位。余杭区云会小学带来了越剧《穆桂英挂帅》选段,艺韵戏曲社的小演员们充分展现了传统戏曲的独特韵味与魅力。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云会小学是浙江省故事特色学校,已开发多个主题精品课程、出版多部主题故事集,并建立了“大美少年”五育并举的评价体系,将“故事美少年”融入综合评价中,培养了22位全国故事大王和60余位省级故事大王,多位学生曾在历届“少年非遗说”大赛中获得特等奖、金奖、一等奖等荣誉。
近年来,余杭区通过组建非遗讲师团深入社区、校园、企业扩大普及面,发起“余韵薪传”传习人计划壮大传承队伍,建立工作站与工坊协同模式助力共同富裕,多措并举推动非遗高质量融入当代生活。今年暑期,创新推出“党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竹韵共富之旅”“文明圣地之旅”),让红色基因与千年文脉碰撞出璀璨火花,开辟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