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阜城县构建“15分钟医养服务圈” 绘就老年幸福生活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29 09:23:3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近年来,阜城县立足县域实际,以构建“15分钟医养服务圈”为抓手,创新服务模式,整合资源布局,打造覆盖城乡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有效破解老年人“看病远、养老难”问题,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高位统筹,织密全域服务网格。阜城县将医养结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专项方案,形成“党委、政府统筹、卫健牵头、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9家,其中城区10家,乡镇9家,开放医养床位2318张,服务在院老年人超1300人。

在城区,依托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4个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和8个日间照料服务站,配备CT、彩超等医疗设备,提供“医疗+养老”一站式服务。在农村,以10个乡镇卫生院为核心,整合14个农村医养机构、9个幸福院和村卫生室资源,形成“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确保老年人15分钟内享受医养服务。持续优化服务网络,提升资源可及性。

整合资源,构建全链产业矩阵。阜城县创新“政府领航、部门协同、社会共建”机制,筑牢基层医养服务根基。全县354个村卫生室、24家社区卫生站纳入医养服务网络,家庭医生团队为老年人建立动态健康档案,提供上门巡诊、送药下乡等服务,累计配送慢性病药物1.2万份。在此基础上,组建10支乡镇医疗服务“轻骑兵”和54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深入基层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年度健康体检、失能评估、上门巡诊等服务,健康管理覆盖率达85%。基层医疗机构与县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实现“小病不出村、急病快转诊”。通过村卫生室与县级医院的联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率提升35%,就医成本降低40%。

推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深度合作,12家医疗卫生机构与19家养老机构100%签约,通过“三定三共享”模式(定期巡诊、定向服务、定点对接;数据共享、资源共享、服务共享),实现慢性病规范管理率提升至92%。同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医养产业,打造德隆慧泽康养综合体等标杆项目,推动服务多元化发展。

该县积极搭建智慧医养信息平台,整合6.6万份健康档案,18000多条养老服务记录。诊疗信息“一次录入、全域流通”,用药医嘱、检查报告等自动同步至家庭医生与养老机构。依托5G网络,构建“县-乡-村”远程医疗体系,年均开展远程会诊2150余次,让农村老人足不出户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推进“互联网+医养”服务,整合医疗、养老、药店等资源,打造智慧医养服务平台,实现在线预约、远程问诊、健康监测等“一网通办”。光明社区投入60余万元建设智慧养老平台,提供掌上问诊、电子围栏等11项服务,为4300余名老人提供“一站式”上门服务。

推进“AI +医养”。借助人工智能优化县域医共体运作,通过 AI算法分析医疗数据,精准匹配资源、辅助制定个性化健康方案。AI对医养数据的挖掘,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撑,推动服务智能化、精准化。

夯基提质,强化全维支撑保障。以全要素保障为核心,构建“资金链供血、政策链护航、人才链强基”三位一体支撑体系,为15分钟医养结合服务圈建设注入动力。阜城县每年单列120万元用于医养结合发展,近三年累计投入超1500万元。推行特殊困难失能人员“养医分账”模式,统筹特困供养金、低保金等专项经费,确保失能人员高标准供养。

在人才建设上,实施“引育并举”战略,引进21名专业人才,培训护理人员1200余人次,并通过“县管乡用”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成效显著,打造医养结合示范标杆。先后荣获“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全国敬老文明号”等称号,其经验做法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世界卫生组织“医养结合在中国的最佳实践”199个最佳案例之一。未来,阜城县将持续完善服务体系,推动“15分钟医养服务圈”提质升级,为“健康河北”建设贡献更多力量。(阜城县卫生健康局:许晓鹏、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