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旅游”,助力三晋文旅腾飞
发布时间:2025-07-30 10:13: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从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到内外长城、雁门关、金沙滩,集大原高铁把星罗棋布的山西美景奇观串珠成线,托举着三晋大地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
集大原高铁如一条灵动银链,将云冈石窟的千年佛光、悬空寺的奇绝、应县木塔的雄姿、内外长城的蜿蜒、雁门关的苍茫、金沙滩的辽阔,串成三晋大地光彩夺目的文明珠串。这309公里流动的黄金通道,不仅重塑了山川地理的时空尺度,更成为撬动山西文旅产业蓬勃跃升的有力支点。
路网延伸,激发文旅潜能喷薄而出。高铁飞驰,其势如虹。集大原高铁作为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呼南通道的重要一环,北接乌兰察布,南联大西高铁,东融张呼、张大、郑太乃至在建的雄忻高铁,其开通迅速转化为文旅产业跃升的澎湃动力。雁门关站作为高铁线上唯一以景区命名的车站,“雁门关号”冠名列车鸣笛启程,景区影响力随铁轨延伸至远方。今年上半年,代县5A级景区接待游客量激增37.94%,雁门关景区游客同比增长17.82%。应县木塔景区更借“应县木塔号”冠名之势,“五一”期间游客量猛增近半。高铁网络如同强健血脉,为三晋大地沉睡千年的文旅资源注入了奔涌不息的生命力。
服务精进,优化出行体验温暖人心。高铁延伸之处,服务品质亦如春风随行。国铁太原局匠心独运,在集大原高铁沿线打造出一系列“暖实力”工程:大同南站建起旅游集散中心,拓宽服务窗口,开行直达景区的旅游直通车;朔州东站精心培育“朔风古韵”服务品牌,为重点旅客提供全程式“链接服务”;雁门关站设立旅游咨询台,力求实现“高铁+旅游”的无缝衔接。正是这些看似细微却至关重要的服务升级,让“人享其行”的美好愿景一步步照进现实。旅客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正是高铁时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与无声承诺。
区域协同,共绘发展图景气象万千。集大原高铁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条交通线本身。它是改善区域路网格局的“交通链接线”,是提升民众出行品质的“民生幸福线”,是串联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文旅快车线”,更是驱动区域经济腾飞的“发展引擎线”。大同文旅市场今年“热潮涌动”,旅游发展指数稳步攀升,大同南站列车开行数量从开通前62趟激增至每日约140趟,单日旅客发送量屡创新高。高铁带来的巨大人流、物流、信息流,正深刻重塑着沿线城市的发展面貌,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着前所未有的澎湃动能。
车轮不息,山河日新。集大原高铁所承载的,是看得见的客流与收入,更是看不见的文化自信与区域振兴的坚定足迹。这钢铁长龙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更拓展了发展格局——让古老三晋在时代轨道上加速奔向更加辉煌的明天。(陈二林、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