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需久久为功
发布时间:2025-07-30 10:13: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作风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抱有闯关思想,把“学查改”搞成“一阵风”,而是需要久久为功要锲而不舍落实作风建设。广大党员干部要常学常新、增强忧患意识,抓常抓长、筑牢作风防线,持续发力、整改落实到位,让党纪法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管党治党水平整体提升。
常学常新,增强忧患意识。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要从学习教育上抓起,筑牢思想根基,把党风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员干部必修课,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必学内容,列入各级党组织“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学习内容,作为党支部书记“必讲课”。邀请专家对党纪法规进行深度剖析,为党员干部答疑解惑,明晰其在规范权力运行、提升工作效能方面的重大意义。定期举办读书班集中研讨,鼓励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感悟,明责任,增强忧患意识。同时,开展线上学习,提供政策解读的电子文档、案例分析的视频等学习资源,方便党员干部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实现学习教育常态化。
抓常抓长,筑牢作风防线。党组织应建立经常性、集中性纪律教育机制,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定期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围绕案例进行纪法解读,以案为鉴警醒党员干部,让警示教育成为一种常态,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规矩意识,筑牢思想防线。让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让纪律入脑入心。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拒绝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严格自我约束,不断提升自身的纪律意识和道德修养,树立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让纪律外化于行,做好作风建设的坚定践行者。
持续发力,整改落实到位。整改落实是检验成效的“试金石”,只有真正落实整改,把整改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才能让作风建设从纸面走向现实,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广大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以党纪法规为指导,优化流程,减少不必要环节,廉洁高效工作。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长效机制,定期评估党员干部落实作风建设的工作成效,对真抓实干的党员干部予以表扬奖励,树立榜样;对落实不力的行为严肃问责,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在群众工作中要真抓实干、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积极践行密切联系群众的准则,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定期走访、问卷调查、收集社情民意等方式,直面痛点和堵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务实奋进、落实整改,让优良作风建设精神转化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实干中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云南省砚山县纪委监委特约网评员:代欣冉)